大美顺溪镇
- 作者: 郭进拴
- 编辑: 王翔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1310
时间: 2023-12-04 15:40:07
顺溪镇,是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辖镇,地处平阳县西部山区,位于鳌江上游的群山环抱之中,距县城55公里,西临文成县,西北接山门镇,东北与南雁镇相连,东南与青街乡接壤,南则与苍南县相邻,是一个纯山区的乡镇。
2011年4月县行政区划调整,原顺溪镇、原维新乡、原吴垟乡合并为新顺溪镇,镇政府所在地顺溪镇益民路15号。新顺溪镇行政区域面积83.9平方千米(2017年),全镇设5个社区,共32个行政村,总人口7317人(2017年)。
2019年1月,顺溪镇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平阳顺溪古镇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南雁荡山五大景区之一,以翠谷山明水秀为主要特色,素以“峰险、洞奇、岩怪、瀑急、屋古、竹翠、水美”而闻名遐迩。 这里是温州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景区,天然的“森林氧吧”。顺溪镇,地处浙江省平阳县西部山区,西临文成县,西北接山门镇,东北与南雁镇相连,东南与青街畲族乡接壤,南与苍南县相邻,距离平阳县城55公里,因鳌江上游干流顺流经全镇而得名。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卫生镇、省级文明镇、省级体育强镇、省级卫生镇、市级无违建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镇等荣誉称号。下辖5个社区,22个村,镇域面积104.9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人,其中镇区面积73公顷,人口6000余人。常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是温州空气最为新鲜的“天然氧吧”。这里山清水秀,风景旖旎,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的重要组成部分。顺溪历史文化脉络清晰,框架完整,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明清家族聚居、商贸繁荣、文化兴盛的浙南古镇,保留着明清时期浙南传统城镇的格局与风貌,其文化内涵融合了传统家族文化、耕读文化、商贸文化等元素。从现存的地方史料来看,顺溪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之际。相传唐末文房院使薛正明曾隐居于顺溪的白云山白云洞。南宋时,出了陆良臣、陆同甫两位武进士。顺溪在陈氏定居顺溪之前一直还是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明隆庆年间(1567—1572),顺溪陈氏始迁祖陈育球举家从大岙底迁至顺溪落户,他的后裔们经过400多年,经历17世代的宗枝繁衍,如今总人口有6000多人,其中居住在顺溪的有4000多人,成为浙南地区罕见的聚族而居的大家族。同时,也使昔日山重水隔、近乎荒芜的山坳发展为当时鳌江上游的一个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中心,是通向文成、泰顺及浙南闽北等部分山区货物的集散地,在康熙《平阳县志》的版图中被标为“顺溪市”。顺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信仰、民间习俗、民间手工技艺三大类型,目前顺溪共有10项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分别为:顺溪白酒、吹打、平阳童谣、陈十四信俗、平阳南拳、平阳翻九搂、平阳民歌、平阳米塑、吴垟黄年糕制作技艺、吴垟红酒制作技艺等。其中,吹打、平阳童谣、陈十四信仰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顺溪因水而名、以山而形,山水与建筑浑然一体,是自然山水景观融合的聚居区,体现了适宜自然的朴素的审美观。最能反映顺溪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是素有“浙南清中晚期民居博物馆”美誉的陈氏古民居建筑群。顺溪古建筑群以规模大而著称于世,这个“大”不在于建筑单体的体量,而主要体现在大开间、多院落上面,被建筑专家们评为“布局严谨,技艺精湛”,在同时代、同类型历史遗存中特色突出、弥足珍贵。现保存基本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共有10座,分别为陈氏祖屋、陈氏老大份大屋、陈氏老二份大屋、陈氏新二份大屋、陈氏老四份大屋、陈氏老七份大屋、陈氏新大份大屋、陈有相大屋、陈迢岩大屋、陈氏宗祠,总建筑面积达25200平方米,多建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粉墙黛瓦,沿溪而筑,布局恢宏,体量巨大,构建精巧,是浙南温州古代民居建筑体系的重要类型之一。顺溪古建筑群历经200多年的风风雨雨,巍然屹立如故,实属罕见。2006年5月26日,顺溪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宝”。顺溪镇建成区历史建筑共有55处,建成区历史建筑与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总面积42927.9平方米,且全部集中于核心区。具有重要职能与特色的历史建筑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顺溪古建筑群外,还有5处,分别是下顺溪村陈氏三份民居、顺溪村陈梦云民居、顺溪村上街19号民居、溪北村陈氏宗祠、溪北村陶瓷厂旧址。这些特色的历史遗迹与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一直保存完好。此外,顺溪镇还拥有形态完整、传统风貌连续的历史街巷,如顺溪中街、顺溪上街和菜场路等,其中以顺溪中街最具代表性。中街全长400多米,是一条古风与史迹并存的民俗文化老街,内涵丰富,韵味浓厚。街面的门和窗柱上均有龙凤等艺术雕刻图案,栩栩如生,生动形象,体现了清末民初时期的建筑特色。除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外,地处南雁荡核心景区的顺溪镇,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峰险、洞奇、岩怪、水美、瀑多、屋古”之称,主要景点有知音涧、三折瀑、百僧堂、棋盘山、浙南大峡谷等,是平阳县、乃至浙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晚清瑞安名学士孙锵鸣在游览顺溪时写下《将到顺溪》赞叹顺溪美景:“清溪曲曲抱山来,万竹丛中叫画眉。不减桐江相媲美,一杆秋水最相宜。”顺溪镇位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腹地。境内群山耸立,层峦叠嶂,林木葱茏,清溪环绕。这里集险峰、秀水、翠竹、奇洞、怪岩、飞瀑、古屋于一体。主要景点有“万壑笙钟”、“燠馆凉台”、“百僧堂”、“冰廊洞”、“知音涧”、“白云瀑”、棋盘山、陈氏古屋等。
顺溪陈氏民居多为古老建筑,始迁祖名陈育球,明隆庆年间举家从大岙迁至顺溪落户。经过百余年生聚繁育,传至清初陈嘉询(1691~1760)一代,开始大兴土木,营建第一座大屋,其子孙从祖屋分出各立门户,择地重建大屋。样式类似祖屋,惟面积大小有别,现存大屋计有清康乾年间陈嘉询祖屋、乾嘉年间陈显仁、陈安仁、陈作仁大屋和嘉道年间陈崇仁大屋共五座。祖屋平面建筑形似东字,以中心纵轴为主体,横轴为副,依次建有门台、前厅、中厅和后厅,两边横厢均有走马楼,横厢后边又有廊厢别院。每厅9开间,厅间为宽敞开井。建筑群以回环廊道分隔为六个庭院,彼此形似独立,却又毗连沟通。门户相对,回廊串接,四通八达,错落有致。大小天井6个,套房99间。四周围以高墙,总面积为4200平方米。门台为长条粗石砌成,悬山顶,铺圆筒瓦,门台前两旁竖立旗杆石。大厅悬有古匾,房子为穿斗抬梁式混合结构,屋脊悬山顶,饰飞吻,门窗雕镂精致,形象生动,柱子粗壮,础为方形青石,排列有序。山乡小镇萃聚多座庞大古建筑,世所罕见,故平阳民间长期流传"青街毛竹、顺溪大屋"民谚。其设计之独特,工艺之精湛,令人赞叹不已。1997年列为浙江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益智高等女学校",是镶嵌在顺溪陈氏民居中的一颗文化明珠,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顺溪古建筑群"的一部分 。益智高等女学校位于陈氏四份大屋之"适舫" ,系当地开明士绅、实业家--"南雁主人"陈少文先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所创办,是属地平阳县最早的女子学校。学校招收一批又一批姑娘为学生,免收学费。学校设有语文、算术、唱歌等课程,以不同于私塾的办学形式上课。该女学校是顺溪古屋文化展示的一大亮点和看点。顺溪镇陈氏名居顺溪镇位于浙江省平阳县南雁荡山之西南,四周环山,属括苍山脉。有溪流从镇边流过,终年清澈见底。 由于地处偏僻,顺溪镇保留了大量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建筑的民居,尤以陈氏宗族大屋保存最为完整。陈氏为顺溪望族,自明末迁来顺溪镇,宗族中出了数十名进士举人。至今古屋里仍保留着大量嘉庆朝的匾额。 陈氏大屋大约有七座,分属各个陈姓分支。今天依然有陈氏后人居住。只是书香墨迹不再,曾经的荣华富贵也早以烟消云散。走进平阳县顺溪镇,如同走进一个世外桃源。北有连绵高山耸立,南面溪流曲折而过,青山、绿水、古屋、老街……让你在观赏环抱诸峰,聆听鸟鸣水响的同时,也感受到这里每片瓦、每块石、每根柱所散发出的传统文化气息。
最能见证顺溪历史的,莫过于那几栋陈氏大屋了。踏上那被无数人踩过的青石板,走进那古色古香、规模宏大的古屋,时光仿佛倒流了几百年,我们似乎能从中读出当年繁华的故事。屋内的门台、厅堂、轩房、廊道,无不精致异常,美轮美奂。神奇的是,大屋被回环廊道分隔为六个庭院,彼此形似独立,却又毗连沟通。门户相对,回廊串接,四通八达,错落有致。据悉,顺溪因溪顺流穿镇而过而得名,唐末已有先民居住,至明中叶,已成为平阳、瑞安、泰顺诸县边地山区的商品集散中心和交通要塞,在《康熙县志》中被标注为“顺溪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山区古镇。古镇中的陈氏古民居建筑群多建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为浙南山区民房建筑的典型,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素有“浙南中晚清民居博物馆”的美誉。而沿溪老街共有千米,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当年,顺溪各行商铺40多家,商店字号享誉浙南。
源远流长的顺溪,是当之无愧的第四批浙江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是继腾蛟古镇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后,平阳县获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殊荣的第二个乡镇。“获得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这一殊荣,是我们顺溪的一张金名片,对顺溪整个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很大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将为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而积极努力。”顺溪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顺溪镇作为“两大名镇”之一被纳入平阳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的“四个二”工程之中,进行重点保护开发,顺溪镇也积极进行古镇保护与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了古建筑保护与开发项目的立项、批复等前期工作,一期地埋工程改造方案设计和《古镇保护开发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实施细则(讨论稿)》基本已经完成,中街改造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中。知音涧景区处于石岩山、双尖山、眉峰山、白云山、大白云山围合成的山谷中。素以雄峰秀溪、叠溪碧潭为特色,有飞流直下的白云瀑,有奇峰怪石双阙峰、地婆岩、双狮峰等,有清澈见底的应潮瀑、雌雄瀑等水潭。流水淙淙,风光旖旎,一串串的幽潭就象少女颈上的项链,晶莹剔透。站在顺溪大桥上,放眼前方一坐高大山峰,呈等腰三角形,海拔约802.7米,峰顶端形似画笔笔尖,因每月初三四的夜晚,柳眉般的弦月正悬于峰尖,似画笔正在画一轮弯眉而得名为画眉峰。在小白云村的村口附近有一个叫楼梯步顶的地方,望下去就是百丈深渊,云雾缭绕,路下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金瓶峡,地势十分险要,半山腰中有一狭隘洞口,据山民说只能容一人爬进去,里面却十分宽阔。她源于棋盘山群峰,从万壑笙钟至矾岩大桥,两岸青山夹溪,经顺溪镇呈S形流入岳溪。清澈溪水,悠悠滑过碇步间,水声浅浅,汩汩,淙淙,哗哗,奏响一曲让人流连忘返的流水曲。座落于顺溪镇管辖的戈场村,主峰海拔1231米,为平阳县第一高峰。棋盘山流峪飞峡众多,植被丰富,山间大小瀑布比比皆是,主要集中在戈场村峡谷和周家村附近及棋盘山主峰下面。棋盘山之美在于:峰高、路险、峪深、水秀、瀑美、石崎、林茂,植物资源丰富,山上有众多野茶花、成片的鹿角杜鹃、三尖杉、紫茎等名贵树木。横跨于顺溪之上,大桥全长85米,宽4米,桥身桥墩均为花岗岩条石构成。在桥上漫步,仰望画眉峰,霞光融融,暮霭沉沉。面街临溪的北岸有出檐深远系列民居,参差错落,自然古朴。南岸山翠竹掩映,溪中卵石累累,溪流急处,白浪滔滔,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图。顺溪老街目前长约500米左右,是旧时古道的一段,当年这里靠近竹筏码头,街上以木檐矮屋为主,偶有楼屋,石铺路面,商铺林立,是平阳鳌江上游水头以上唯一一条古道,可连接平阳、苍南、文成、泰顺四县,居于交界边贸集散地的中心。目前老街仍保留着打金铺、理发店等古老行当。陈少文(1858——1934),系顺溪陈氏古屋始祖陈作仁之玄孙,是清末民初平阳县实业家、慈善事业家、教育家。他家富资财,乐善好施,为乡邦振兴实业,发展文化教育而奋斗一生;他为南雁建设发展旅游事业,人们称誉为“南雁主人”。为振兴顺溪陶瓷业,因创业艰难赔垫了白银千余元,终于完成了振兴家乡陶瓷业的宏愿。平阳学者刘绍宽先生撰有《顺溪瓷厂记》一文,对少文的业绩予以赞颂。他一生主要业绩有振兴家乡陶瓷业,使偏僻的山村之顺溪成为平阳县经济最繁荣的古镇之一。他发展南北港蚕桑事业,使平阳一度成为温州地区蚕桑事业最发达的地区。重建南雁会文书院和建筑棣萼世辉楼,又为南雁景区增添了很多景点而发展了旅游事业。开办益智女子学校,使文化落后的山区少女也能接受新文化教育;捐赠田产,倡办北港育婴堂,出资创办迢岩、笠湖等处的义渡及修桥筑路等义举。少文一生乐善好施,为乡邦办好事,受到家乡内外人士所崇敬。光绪九年(1883),他为发扬家乡文化,倡捐重建南雁会文书院,又为书院筹集膏火田百余亩,并购置、征集图书万余册藏于其中。聘请名师为青年学子讲授经史,还开办初等教育班,供邻近少年学习文化基础知识。
陈百村,名允谷,生于光绪二十年(1894),出身于书香之家。祖父亦庄及其父圣励均是秀才,叔父孝和曾留学日本。清宣统元年,百村毕业于县学堂,民国元年考入陆军预备学堂,旋升保定军校,毕业后在浙江任排、连长,嗣转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和抗日战争,后任营长、上校参谋升到十八军少将参谋长.抗战时,升为军委会政治部中将参议.抗战胜利后,调任国防部中将部员。20世纪70年代逝世于台湾。
陈圣宙, 1917年生,家境贫寒,仅就读初小三年,读书之余,随父习医,勤奋研读医书,钻研医理,并勤于练字,毛笔小楷工整隽秀,可称乡里第一。他年至弱冠,即前往上海、嘉兴、敖江等地作药店学徒.抗战爆发,回归故里。边行医边教书,医术精湛,出方多有奇效。民间弄墨代书多出其手,排忧解难尽行善事。陈圣宙可算自学成材的儒医。
2011年4月县行政区划调整,原顺溪镇、原维新乡、原吴垟乡合并为新顺溪镇,镇政府所在地顺溪镇益民路15号。新顺溪镇行政区域面积83.9平方千米(2017年),全镇设5个社区,共32个行政村,总人口7317人(2017年)。
2019年1月,顺溪镇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平阳顺溪古镇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南雁荡山五大景区之一,以翠谷山明水秀为主要特色,素以“峰险、洞奇、岩怪、瀑急、屋古、竹翠、水美”而闻名遐迩。 这里是温州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景区,天然的“森林氧吧”。顺溪镇,地处浙江省平阳县西部山区,西临文成县,西北接山门镇,东北与南雁镇相连,东南与青街畲族乡接壤,南与苍南县相邻,距离平阳县城55公里,因鳌江上游干流顺流经全镇而得名。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卫生镇、省级文明镇、省级体育强镇、省级卫生镇、市级无违建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镇等荣誉称号。下辖5个社区,22个村,镇域面积104.9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人,其中镇区面积73公顷,人口6000余人。常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是温州空气最为新鲜的“天然氧吧”。这里山清水秀,风景旖旎,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的重要组成部分。顺溪历史文化脉络清晰,框架完整,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明清家族聚居、商贸繁荣、文化兴盛的浙南古镇,保留着明清时期浙南传统城镇的格局与风貌,其文化内涵融合了传统家族文化、耕读文化、商贸文化等元素。从现存的地方史料来看,顺溪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之际。相传唐末文房院使薛正明曾隐居于顺溪的白云山白云洞。南宋时,出了陆良臣、陆同甫两位武进士。顺溪在陈氏定居顺溪之前一直还是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明隆庆年间(1567—1572),顺溪陈氏始迁祖陈育球举家从大岙底迁至顺溪落户,他的后裔们经过400多年,经历17世代的宗枝繁衍,如今总人口有6000多人,其中居住在顺溪的有4000多人,成为浙南地区罕见的聚族而居的大家族。同时,也使昔日山重水隔、近乎荒芜的山坳发展为当时鳌江上游的一个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中心,是通向文成、泰顺及浙南闽北等部分山区货物的集散地,在康熙《平阳县志》的版图中被标为“顺溪市”。顺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信仰、民间习俗、民间手工技艺三大类型,目前顺溪共有10项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分别为:顺溪白酒、吹打、平阳童谣、陈十四信俗、平阳南拳、平阳翻九搂、平阳民歌、平阳米塑、吴垟黄年糕制作技艺、吴垟红酒制作技艺等。其中,吹打、平阳童谣、陈十四信仰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顺溪因水而名、以山而形,山水与建筑浑然一体,是自然山水景观融合的聚居区,体现了适宜自然的朴素的审美观。最能反映顺溪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是素有“浙南清中晚期民居博物馆”美誉的陈氏古民居建筑群。顺溪古建筑群以规模大而著称于世,这个“大”不在于建筑单体的体量,而主要体现在大开间、多院落上面,被建筑专家们评为“布局严谨,技艺精湛”,在同时代、同类型历史遗存中特色突出、弥足珍贵。现保存基本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共有10座,分别为陈氏祖屋、陈氏老大份大屋、陈氏老二份大屋、陈氏新二份大屋、陈氏老四份大屋、陈氏老七份大屋、陈氏新大份大屋、陈有相大屋、陈迢岩大屋、陈氏宗祠,总建筑面积达25200平方米,多建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粉墙黛瓦,沿溪而筑,布局恢宏,体量巨大,构建精巧,是浙南温州古代民居建筑体系的重要类型之一。顺溪古建筑群历经200多年的风风雨雨,巍然屹立如故,实属罕见。2006年5月26日,顺溪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宝”。顺溪镇建成区历史建筑共有55处,建成区历史建筑与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总面积42927.9平方米,且全部集中于核心区。具有重要职能与特色的历史建筑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顺溪古建筑群外,还有5处,分别是下顺溪村陈氏三份民居、顺溪村陈梦云民居、顺溪村上街19号民居、溪北村陈氏宗祠、溪北村陶瓷厂旧址。这些特色的历史遗迹与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一直保存完好。此外,顺溪镇还拥有形态完整、传统风貌连续的历史街巷,如顺溪中街、顺溪上街和菜场路等,其中以顺溪中街最具代表性。中街全长400多米,是一条古风与史迹并存的民俗文化老街,内涵丰富,韵味浓厚。街面的门和窗柱上均有龙凤等艺术雕刻图案,栩栩如生,生动形象,体现了清末民初时期的建筑特色。除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外,地处南雁荡核心景区的顺溪镇,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峰险、洞奇、岩怪、水美、瀑多、屋古”之称,主要景点有知音涧、三折瀑、百僧堂、棋盘山、浙南大峡谷等,是平阳县、乃至浙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晚清瑞安名学士孙锵鸣在游览顺溪时写下《将到顺溪》赞叹顺溪美景:“清溪曲曲抱山来,万竹丛中叫画眉。不减桐江相媲美,一杆秋水最相宜。”顺溪镇位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腹地。境内群山耸立,层峦叠嶂,林木葱茏,清溪环绕。这里集险峰、秀水、翠竹、奇洞、怪岩、飞瀑、古屋于一体。主要景点有“万壑笙钟”、“燠馆凉台”、“百僧堂”、“冰廊洞”、“知音涧”、“白云瀑”、棋盘山、陈氏古屋等。
顺溪陈氏民居多为古老建筑,始迁祖名陈育球,明隆庆年间举家从大岙迁至顺溪落户。经过百余年生聚繁育,传至清初陈嘉询(1691~1760)一代,开始大兴土木,营建第一座大屋,其子孙从祖屋分出各立门户,择地重建大屋。样式类似祖屋,惟面积大小有别,现存大屋计有清康乾年间陈嘉询祖屋、乾嘉年间陈显仁、陈安仁、陈作仁大屋和嘉道年间陈崇仁大屋共五座。祖屋平面建筑形似东字,以中心纵轴为主体,横轴为副,依次建有门台、前厅、中厅和后厅,两边横厢均有走马楼,横厢后边又有廊厢别院。每厅9开间,厅间为宽敞开井。建筑群以回环廊道分隔为六个庭院,彼此形似独立,却又毗连沟通。门户相对,回廊串接,四通八达,错落有致。大小天井6个,套房99间。四周围以高墙,总面积为4200平方米。门台为长条粗石砌成,悬山顶,铺圆筒瓦,门台前两旁竖立旗杆石。大厅悬有古匾,房子为穿斗抬梁式混合结构,屋脊悬山顶,饰飞吻,门窗雕镂精致,形象生动,柱子粗壮,础为方形青石,排列有序。山乡小镇萃聚多座庞大古建筑,世所罕见,故平阳民间长期流传"青街毛竹、顺溪大屋"民谚。其设计之独特,工艺之精湛,令人赞叹不已。1997年列为浙江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益智高等女学校",是镶嵌在顺溪陈氏民居中的一颗文化明珠,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顺溪古建筑群"的一部分 。益智高等女学校位于陈氏四份大屋之"适舫" ,系当地开明士绅、实业家--"南雁主人"陈少文先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所创办,是属地平阳县最早的女子学校。学校招收一批又一批姑娘为学生,免收学费。学校设有语文、算术、唱歌等课程,以不同于私塾的办学形式上课。该女学校是顺溪古屋文化展示的一大亮点和看点。顺溪镇陈氏名居顺溪镇位于浙江省平阳县南雁荡山之西南,四周环山,属括苍山脉。有溪流从镇边流过,终年清澈见底。 由于地处偏僻,顺溪镇保留了大量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建筑的民居,尤以陈氏宗族大屋保存最为完整。陈氏为顺溪望族,自明末迁来顺溪镇,宗族中出了数十名进士举人。至今古屋里仍保留着大量嘉庆朝的匾额。 陈氏大屋大约有七座,分属各个陈姓分支。今天依然有陈氏后人居住。只是书香墨迹不再,曾经的荣华富贵也早以烟消云散。走进平阳县顺溪镇,如同走进一个世外桃源。北有连绵高山耸立,南面溪流曲折而过,青山、绿水、古屋、老街……让你在观赏环抱诸峰,聆听鸟鸣水响的同时,也感受到这里每片瓦、每块石、每根柱所散发出的传统文化气息。
最能见证顺溪历史的,莫过于那几栋陈氏大屋了。踏上那被无数人踩过的青石板,走进那古色古香、规模宏大的古屋,时光仿佛倒流了几百年,我们似乎能从中读出当年繁华的故事。屋内的门台、厅堂、轩房、廊道,无不精致异常,美轮美奂。神奇的是,大屋被回环廊道分隔为六个庭院,彼此形似独立,却又毗连沟通。门户相对,回廊串接,四通八达,错落有致。据悉,顺溪因溪顺流穿镇而过而得名,唐末已有先民居住,至明中叶,已成为平阳、瑞安、泰顺诸县边地山区的商品集散中心和交通要塞,在《康熙县志》中被标注为“顺溪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山区古镇。古镇中的陈氏古民居建筑群多建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为浙南山区民房建筑的典型,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素有“浙南中晚清民居博物馆”的美誉。而沿溪老街共有千米,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当年,顺溪各行商铺40多家,商店字号享誉浙南。
源远流长的顺溪,是当之无愧的第四批浙江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是继腾蛟古镇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后,平阳县获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殊荣的第二个乡镇。“获得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这一殊荣,是我们顺溪的一张金名片,对顺溪整个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很大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将为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而积极努力。”顺溪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顺溪镇作为“两大名镇”之一被纳入平阳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的“四个二”工程之中,进行重点保护开发,顺溪镇也积极进行古镇保护与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了古建筑保护与开发项目的立项、批复等前期工作,一期地埋工程改造方案设计和《古镇保护开发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实施细则(讨论稿)》基本已经完成,中街改造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中。知音涧景区处于石岩山、双尖山、眉峰山、白云山、大白云山围合成的山谷中。素以雄峰秀溪、叠溪碧潭为特色,有飞流直下的白云瀑,有奇峰怪石双阙峰、地婆岩、双狮峰等,有清澈见底的应潮瀑、雌雄瀑等水潭。流水淙淙,风光旖旎,一串串的幽潭就象少女颈上的项链,晶莹剔透。站在顺溪大桥上,放眼前方一坐高大山峰,呈等腰三角形,海拔约802.7米,峰顶端形似画笔笔尖,因每月初三四的夜晚,柳眉般的弦月正悬于峰尖,似画笔正在画一轮弯眉而得名为画眉峰。在小白云村的村口附近有一个叫楼梯步顶的地方,望下去就是百丈深渊,云雾缭绕,路下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金瓶峡,地势十分险要,半山腰中有一狭隘洞口,据山民说只能容一人爬进去,里面却十分宽阔。她源于棋盘山群峰,从万壑笙钟至矾岩大桥,两岸青山夹溪,经顺溪镇呈S形流入岳溪。清澈溪水,悠悠滑过碇步间,水声浅浅,汩汩,淙淙,哗哗,奏响一曲让人流连忘返的流水曲。座落于顺溪镇管辖的戈场村,主峰海拔1231米,为平阳县第一高峰。棋盘山流峪飞峡众多,植被丰富,山间大小瀑布比比皆是,主要集中在戈场村峡谷和周家村附近及棋盘山主峰下面。棋盘山之美在于:峰高、路险、峪深、水秀、瀑美、石崎、林茂,植物资源丰富,山上有众多野茶花、成片的鹿角杜鹃、三尖杉、紫茎等名贵树木。横跨于顺溪之上,大桥全长85米,宽4米,桥身桥墩均为花岗岩条石构成。在桥上漫步,仰望画眉峰,霞光融融,暮霭沉沉。面街临溪的北岸有出檐深远系列民居,参差错落,自然古朴。南岸山翠竹掩映,溪中卵石累累,溪流急处,白浪滔滔,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图。顺溪老街目前长约500米左右,是旧时古道的一段,当年这里靠近竹筏码头,街上以木檐矮屋为主,偶有楼屋,石铺路面,商铺林立,是平阳鳌江上游水头以上唯一一条古道,可连接平阳、苍南、文成、泰顺四县,居于交界边贸集散地的中心。目前老街仍保留着打金铺、理发店等古老行当。陈少文(1858——1934),系顺溪陈氏古屋始祖陈作仁之玄孙,是清末民初平阳县实业家、慈善事业家、教育家。他家富资财,乐善好施,为乡邦振兴实业,发展文化教育而奋斗一生;他为南雁建设发展旅游事业,人们称誉为“南雁主人”。为振兴顺溪陶瓷业,因创业艰难赔垫了白银千余元,终于完成了振兴家乡陶瓷业的宏愿。平阳学者刘绍宽先生撰有《顺溪瓷厂记》一文,对少文的业绩予以赞颂。他一生主要业绩有振兴家乡陶瓷业,使偏僻的山村之顺溪成为平阳县经济最繁荣的古镇之一。他发展南北港蚕桑事业,使平阳一度成为温州地区蚕桑事业最发达的地区。重建南雁会文书院和建筑棣萼世辉楼,又为南雁景区增添了很多景点而发展了旅游事业。开办益智女子学校,使文化落后的山区少女也能接受新文化教育;捐赠田产,倡办北港育婴堂,出资创办迢岩、笠湖等处的义渡及修桥筑路等义举。少文一生乐善好施,为乡邦办好事,受到家乡内外人士所崇敬。光绪九年(1883),他为发扬家乡文化,倡捐重建南雁会文书院,又为书院筹集膏火田百余亩,并购置、征集图书万余册藏于其中。聘请名师为青年学子讲授经史,还开办初等教育班,供邻近少年学习文化基础知识。
陈百村,名允谷,生于光绪二十年(1894),出身于书香之家。祖父亦庄及其父圣励均是秀才,叔父孝和曾留学日本。清宣统元年,百村毕业于县学堂,民国元年考入陆军预备学堂,旋升保定军校,毕业后在浙江任排、连长,嗣转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和抗日战争,后任营长、上校参谋升到十八军少将参谋长.抗战时,升为军委会政治部中将参议.抗战胜利后,调任国防部中将部员。20世纪70年代逝世于台湾。
陈圣宙, 1917年生,家境贫寒,仅就读初小三年,读书之余,随父习医,勤奋研读医书,钻研医理,并勤于练字,毛笔小楷工整隽秀,可称乡里第一。他年至弱冠,即前往上海、嘉兴、敖江等地作药店学徒.抗战爆发,回归故里。边行医边教书,医术精湛,出方多有奇效。民间弄墨代书多出其手,排忧解难尽行善事。陈圣宙可算自学成材的儒医。
相约顺溪,赏美景、品文化、享美食,乘着春风与春光相遇,美好如初!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