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弓和他的《少林美佛陀》

  • 作者: 郭进拴
  • 编辑: 王翔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1402

时间: 2023-12-04 15:17:02

       最近重读了我的恩师张一弓老先生75岁时创作的长篇小说《少林美佛陀》,受益匪浅。张老师以富有诗意的优美文笔描写了少林寺开寺方丈跋陀的传奇人生,表达了在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己内心世界的诸多矛盾中,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重、对弱者的关注、对自我内心欲望的自律与自省,见证了张一弓这位老作家的精神与情怀。少林寺闻名海内外,但是,当嵩山少林寺以它绚丽而独特的历史传奇引起世人瞩目的时候,创立少林寺的天竺国跋陀禅师,却按照自己“性喜幽居”、“托身山林”的性格,躲藏在历史的云烟里,成了人们视线之外的陌生人。著名老作家张一弓在嵩山脚下瑰丽而浪漫的民间传说中看到了他。

       他是得道高僧,不做僧门最大高官沙门统,而退守山野,开创少林寺。他修得正果,一人得道,也惠及弟子及凡俗,所译佛经更泽被世人至今。他亦肉体凡胎,也有不能,也有不甘,也有欲念,也有魔障,唯能为人所不能为。他在每个我们之中,他又在每个我们之外。他是每个我们,每个我们又都不是他。他是“美佛陀”。

       他开创了少林寺,对于后世却仿若“隐僧”。张一弓老师的长篇小说《少林美佛陀》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得道高僧的传奇人生。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北魏时期来自天竺国(古印度)、创立嵩山少林寺并担任第一任住持的跋陀禅师;他同时也是被历史学家写入《中国通史》的佛经翻译家,并擅长绘画。当丰富而独特的少林文化作为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愈来愈引起世人瞩目的时候,跋陀却常常是一位被遗忘在人们视线之外的缺席者,因为他留下的文字记载实在太少了。他好像总是按照自己“性喜幽居”、“托身山林”的性格,躲藏在幽深的山林和历史的云烟里。当作者有幸落脚在嵩山脚下的时候,却惊喜地从瑰丽而夸张的民间传说中看到了跋陀,嘿,他可真是一位智慧而天真、木讷而有趣的老头。

——摘自《少林美佛陀》作者题记

       我之所以在七十五岁以后仍然抑止不住写作跋陀的“冲动”,甚至又到了夜不能寐的程度,是因为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落脚于嵩岳山下,并在困顿中学斯文,多次到少林寺抒发怀古之幽思,从而把跋陀视为在那里结识的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乡亲。自那时以来,随着电影《少林寺》的放映,少林寺以它不断产生着的总是与少林功夫有关的传奇故事而引起世人的瞩目,跋陀却由于没有拳脚上的功夫、也没有达摩一苇渡江、面壁八年的传奇而被遗忘在历史的云烟里, 成了未被世人认知的陌生人。然而,跋陀作为少林寺的创立者和第一任方丈,他与嵩岳山区自然界相亲相融、以万物为友的情怀,他所追求的客观世界以及主观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宁静,应该在物质欲望和精神需求空前活跃的现代生活中表现出重要的道德价值,并成为嵩岳文化乃至于中华文化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摘自作者谈创作:《来自“草根”的“童话”》

       我极力把作品所要表达的具有当代性的思想意蕴,深藏在一个个属于古代的具有悠远感和神秘感的故事中,有可以从画绢上飞出来的图画,有发出生命火光的坐禅,有神秘的黑熊世界,有残酷的宫廷斗争,有倔犟的山神对自然生态的忠心耿耿的维护,有妙趣横生的具有"环保"意识的油灯,有可以净化心灵、进行心理医疗的"百鸟歌会",有可以发出各种韵味的音乐而从心理上克敌致胜的木笛鸣奏声和黄鹭鸟的叫声。我希望这个“小长篇” 能够写得精致而饶有兴味,别开生面、雅俗共赏,成为写给成年人的童话。作者也希望自己在贴近现实的写作中常常受到委屈的想象力,在一次悠远岁月的跋涉中得到释放。

——摘自作者给编辑的信

       张一弓老师在世时,曾就长篇小说《少林美佛陀》回答过记者问:

       著名作家张一弓的长篇小说《少林美佛陀》近日面世。这部被称为作者"衰年变法之作”的小说主人公,为北魏时期来自天竺国(古印度)的跋陀禅师,他还是佛经翻译家,并擅长绘画。小说写他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执意远离京城的奢华和喧闹,到偏僻、幽静的嵩岳山区创建少林寺,在那里翻译佛经、教化弟子、与嵩山自然界融合相亲的故事。

       张一弓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曾被下放到少林寺所在的登封农村,浪迹嵩山脚下,在那里听到不少关于跋陀禅师的民间故事。这部小说以跋陀进嵩山建少林寺的历史事件为框架,从民间传说、稗官野史中吸收营养,张开了想象的翅膀。

       张一弓说,他在《少林美佛陀》的写作中,最看重、最感兴趣的是跋陀对自然的热爱,与自然的融合以及他性格中童子般的天然和天真。跋陀热爱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因而才有了他和黑熊的故事,和鹦鹉的故事,和“猴娃太子”的故事,也有了用百鸟歌唱的天籁之音为胡太后进行“心理医疗”的故事,等等。作者称这部小说是来自嵩山“草根”、写给成年人看的“童话”。作者认为,跋陀与自然界的相亲相融,他所追求的客观世界及主观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宁静,应成为嵩岳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并在物质欲望和精神需求空前活跃的现代生活中表现出重要的道德价值。

       新时期以来,张一弓曾以《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铁匠的罗曼史》、《春妞儿和她的小嘎斯》连获全国一、二、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黑娃照相》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远去的驿站》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少林美佛陀》是他衰年变法的出新之作。资深主编朱树诚先生在《少林美佛陀》的审读评语中说:“作者一改自己运用多年、驾轻就熟的严谨的现实主义方法,使起浪漫主义的诸般法宝,以丰富奇妙的想象、生动幽默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美妙神奇、色彩斑斓的故事,塑造了跋陀、道房、小六子、红衣童子等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可亲可爱的艺术形象。”他还说:“更值得称道的是语言,规范典雅但不失灵动幽默,加上作家叙述从容不迫、举重若轻的大家风范,整个阅读过程是一种真正的文学美的享受。”这是老作家张一弓的新作。张一弓曾经是河南颇有名气的新闻记者,新时期以一部《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闯入文坛,一举夺得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一等奖第一名,一夜之间名满天下。是一位密切关注现实生活,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意识的作家,在艺术上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思想,有生活,有操守,有追求。作品数量不多,虽不能说篇篇珠玉,但一步一个脚印,坚实沉稳,颇具大家风范。前两年出过一部《远去的驿站》,甚获好评,获中宣部颂发的“五个一工程”的优秀作品奖和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少林美佛陀》是老树新花,确实是他的出新之作,无论题材写法都与他以前的作品大异其趣。看来作家是在寻求突破。

       小说共四卷31章,20余万字。在作家笔下,跋陀是人,而不是神,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看到美女,念及性,他的胯下也会“撑起一把小伞”,心也会有“乱了”的时候,但是儒家倡导的是“发乎情止乎礼义” 读他是发乎情止乎道。小说多次描写了“火光定”的奇妙场景,那是作家代表“佛祖”对他的赞扬和奖励。小说没有一句说教,作家深刻的思想已经完全表露在这个人物的光彩之中了。

       正如张一弓老师在《来自“草根”的“童话”》中所写的那样:

       我在2011年完成了长篇小说《少林美佛陀》的写作。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北魏时期来自天竺国(古印度)、创立嵩岳少林寺的跋陀禅师。在范文澜著述的《中国通史》中,跋陀还是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并擅长绘画。

       但我写的不是跋陀的传记体小说。史书中关于跋陀的记载只能给这部小说提供一个历史事件的框架,就是跋陀来中国传播佛教,受到北魏孝文帝的敬重,并随孝文帝迁都洛阳,却拒绝孝文帝在洛阳为他建造静寺,执意远离京都的喧闹,去到偏僻、幽静、人迹罕至的嵩岳少室山下建少林寺,在那里完成了多部经书的翻译,度化了日后在禅学上卓有成就的弟子稠和慧光。小说在这一历史框架中所铺陈的一个个故事,则来自民间传说、稗官野史及其引发的作者的想象。

       我之所以产生了写作跋陀的“冲动”,是因为我在关于跋陀的史书、尤其在民间传说和野史记载中,看到了一位可亲可敬而又不失天真与童趣的老人。他对自己所选择的信仰和理想的坚守、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对弱小生灵的悲悯与守护、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孩童般的天真与化敌为友的真诚,都使我怦然心动。这些故事还以其夸张、奇谲的想象,绚丽、斑斓的生活色彩,表现出令人惊叹的民间智慧。比如,说跋陀坐禅入定时,浑身上下跳动着火舌,被通红透亮的火光包围着,跋陀安坐其中,露出童子般安谧的笑容,那是排除了各种尘世欲念而进入无欲无求无我境界的“火光定”;他的弟子能够从火光的变化中看到跋陀生命状态的变化、甚至可以看到跋陀对于自己作为男人所产生的天然欲念的惶恐以及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制服这种欲念的悲剧性搏斗。再比如,在洛阳街头,跋陀看到红衣童子在井栏上踢毽子,在井口上往返跳跃,踢出各种花样,料想他性必灵透、意必专一,用手指轻敲其脑门,竟发出清脆的击磬之声,大喜,遂度他为弟子,他便是后来成了北魏僧都、东魏僧统的慧光。再比如,少林僧人毁林开荒、与民争水,受到山神的处罚,跋陀引咎自责,在山门外贴出“罪己”的榜示,罚自己禁斋(绝食)跪香(在香火前下跪);山神为之感动,从此与跋陀成了“哥们儿”。 还有孝文帝亲来嵩岳少室山巧妙断案,释、儒、道三家各得其所。这些传说中所包含的瑰丽、奇谲的想象,总是强烈地吸引着我,要我按照它们瑰丽的面貌和夸张的风格进行想象的“接力”, 我也随之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亦真亦幻的世界里飞翔,最后便有了这部小说。我曾说,这是一部来自嵩岳“草根”、写给成年人看的“童话”。

       《解脱》是《少林美佛陀》全书中的第四卷,也是最后一卷。写的是跋陀就要离开人世时,又为了从胡太后手中拯救永泰公主而推迟了归去的时辰。他智慧而又颇有些孩子气地借助于弟子道房的神奇木笛,模仿胡太后年幼时曾在家乡放生的一种黄鹭鸟的叫声,引来嵩岳黄鹭鸟的声声啼叫,触动了胡太后对自然界弱小生命曾经有过的悲悯之心;嵩岳百鸟也飞临胡太后身边,用漫天飞舞的天然景象和百鸟鸣啭的天籁之音,唤醒胡太后复杂人性中被宫廷争斗所扭曲、所湮灭的善良本性;又借用操办佛事而完成了对胡太后的一次“心理治疗”,最终粉碎了佞臣郑俨撺掇胡太后杀害永泰公主的企图。公主得救后,跋陀留下“托身山林,待野火自焚之”的遗言悄然离寺,隐入丛林。

       我之所以在自己七十五岁的时候仍然抑止不住写作跋陀的“冲动”,甚至又到了夜不能寐的程度,是因为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落脚于嵩岳山下,并在困顿中学斯文,多次到少林寺抒发怀古之幽思,从而把跋陀视为在那里结识的一位可爱可敬的老乡亲。自那时以来,随着电影《少林寺》的放映,少林寺以它不断产生着的总是与少林功夫有关的传奇故事而引起世人的瞩目。跋陀却由于没有拳脚上的功夫、也没有达摩一苇渡江、面壁八年的传奇而被遗忘在历史的云烟里, 成了未被世人认知的陌生人。然而,跋陀作为少林寺的创立者和第一任方丈,他与嵩岳山区自然界的相亲相融,他追求的客观世界以及主观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宁静,应该在物质欲望和精神需求空前活跃的现代生活中表现出重要的道德价值,并成为嵩岳文化乃至于中原文化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他在《失踪》中写道:

       北魏孝文帝将国都由平城迁到洛阳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令人惊诧不已的事情,就是孝文帝亲赐的最高僧官沙门统——天竺国大禅师跋陀的神秘失踪。这位大禅师身材魁梧、浓眉高鼻,往人群里一站,不仅比别人高出半个脑袋,模样也与汉人迥异。他还有一个名字叫佛陀。因他仪态华美、面容清奇,大家都叫他“美佛陀”。他怎么说丢就丢了呢?孝文帝刚刚把文武百官在洛阳安顿下来,就下了一道特别的圣旨,要统领佛门的沙门都惠深,立即找到老跋陀的下落。

       惠深急忙到洛阳城中的四十三所寺院里挨门寻找,发现由平城拥人洛阳的两千多名僧人已使得每一所寺院人满为患,却没有找到跋陀和他的弟子道房的踪影。只是听人说,有几个老僧经不住旅途的风寒劳顿,没有走到洛阳,便在途中夜宿时“坐化”了;还有一些僧人因过黄河时渡船超载,不幸溺水身亡。但也有人在黄河岸边看见过跋陀,说他等渡船等得无奈,弟子道房就拱起脊背,把用于绘画的素绢铺在自己的背上,请师父捉笔作画。跋陀刚刚画好了一条黄河大鲤鱼,就听见“轰隆”一声巨响,那鲤鱼摇头摆尾,掀起了数丈高的大浪,把跋陀和道房卷进了黄河。可也有人说,是道房为给师父解闷而吹奏他那支神秘的木笛吹出了毛病,师父点题《哀鸿》,道房吹的是孤雁长鸣之声,却引得长空中一只孤雁扑棱着翅膀俯冲下来,驮起跋陀和道房飞上了天空,渐去渐远,最后变成一个小小的黑点,消失在天地相连的地方。

       惠深听了一个个吓人的消息,心里正七上八下地犯愁,皇上却又派身边太监小六子,领来一乘八抬大轿,再次传旨,要跋陀立即乘轿进宫,还带来四名御前侍卫,保护跋陀的安全。惠深慌忙巴结小六子说:“小哥哥呀,你就在皇上面前替我说几句好话,再宽缓几天。听说这街头巷尾,也打破了僧俗不可混居的规矩,竞有数百家民宅里也挤进了僧尼,叫我一家一家地找吧!”十六岁的小六子觉得那一声“小哥哥”很是受用,就做出哥哥的样子出谋划策:“莫急,你听小哥哥我的吩咐就是!”惠深急忙问他:“有何吩咐?还不快讲!”小六子说:“咱就在大街小巷贴满寻人告示,画上老跋陀的图像,写上赏格;再找一面锣来,你敲锣,我吆喝,咱俩边走边敲边吆喝:‘老跋陀,哐哐;皇上找你呢,哐哐;快给我爬出来,哐哐哐哐。’何愁找不到他?”惠深连连摇头说:“我的小爷爷,万万不可!咱们鲜卑人一到中原,就把人家天竺国的大禅师、咱们皇上亲封的和尚头儿——比我这个沙门都还要官高一等的沙门统给弄丢了,遮丑还来不及呢,再敲着铜锣、扯着嗓门儿喊叫出去,岂不叫中原人笑掉大牙!”小六子说:“那就算我啥也没说,反正在平城我就跟跋陀的弟子道房常来常往,跋陀也口口声声称我为‘小六居士’。我就带着轿子,跟着你查户口就是了,查出了老跋陀,就把他往轿里一塞,抬上就跑!”

       惠深和小六子领着兵士、带着轿子,快步上了街头。

       这时候,有一个十二三岁的红衣童子,高高踢起一只毽子,毽子上插着七彩的野鸡翎毛,在半空中迎风翻飞。红衣童子追随着毽子飞越轿顶,用洛阳话叫道:“哈哈,从平城来的傻货,咋把你们的傻和尚给俺弄丢啦?哈哈哈哈!……” 

        《 解脱》属小 说第四卷,为其最精彩部分。 小 说最 成功 之处 ,在 于塑造 了众 多个 性鲜 明 的人物形象,如跋陀 、胡太后、小六子 、慧光、道 房等。跋陀是小说中最主要人物 ,也是作者所着力 塑造的一个形象。他是少林寺的创办者和第一代主 持 ,所处时代几乎与达摩 同时 。但与达摩的闻名 遐迩相比 ,跋陀却几乎被人们完全遗忘。不过 ,作 者在有关跋陀的史书及民间传说、野史记载中,分 明看到了一位可亲可敬而又不失天真童趣的老人形 象。正是这点 ,成为促发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内在 动因。与以往小说中出现的高僧形象不同,作者在 塑造跋陀这个形象时 ,突出了他的智慧、天真 、童 趣 、幽默 、仁慈与凡俗。对于习见的高僧形象,这 是一次颠覆与解构。作为一代高僧 ,跋陀并不着意 掩饰自己的欲念,小说中有一细节 :道房为胡太后 吹笛。得到胡太后的赞赏。对于此事,跋陀心中却起 了妒意。作为高僧 ,跋陀不但善解风情 ,且竞然与 自 己的徒弟议论 “情歌 怨曲” ,过后 又后悔 自己的胡说 乱道。跋陀的所作所为 ,并不使人感到与高僧的德 行有何违碍之处 ,反显其可爱与率真。跋陀的可爱 与率真源于他具有本真之性 ,这种本真发展到极 致 ,就 以 “老顽 童” 的形态呈现 ,这 点体现在跋陀 学鸟 “咕咕咕咕” 的啼叫上。在渲染了跋陀作为老 顽童的率真 、可爱外 ,小说又突出了跋陀作为高僧 的智慧与仁慈。当胡太后要加害可怜的永泰公主 时 ,跋陀挺身而出,对她尽力搭救 ,显示了仁慈的 一面;为了搭救永泰 ,他先是布置百鸟歌会 ,后又 通过作佛事对胡太后进行 “心理治疗” ,终于使 满含杀心的胡太后放下屠刀 ,这显示了他智慧的 一面 。总之 ,小说对跋陀形象的塑造是颇为成功 的,他既是富有智慧与仁心的得道高僧,又是一个 不失赤子之心的可爱、率真老顽童。这样的高僧形 象,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中很少出现过,是作者的独 特创造。 跋陀之外,其他一些较为次要 、甚至稍纵即逝 的过场人物 ,作者也刻意经营,无丝毫懈怠。胡太 后是北魏历史上的真实人物 ,她擅权专政 ,最后为 保有自己权势 ,竞毒死亲生子。对于这样一个心狠 手辣的女人,作者却能走进其内心深处 ,写出了作 为太后与女人的她在善与恶 、正与邪之间,复杂的 纠缠与斗争。她最终为跋陀的智慧所征服 ,善战胜 了恶,放走永泰。为了揭示人性的复杂性 ,作者特 意设计了胡太后幼年即还是 “小阿华” 时代放走笼 中黄鹭鸟的情节,通过她的 “小阿华” 时代与成年 时代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权力、欲望 、政治对人性 的腐蚀和异化。其他一些人物 ,如六公公的善良仗 义而又谨小慎微、小太监麦囤的憨傻可爱、郑俨的 阴险狠毒、慧明的大智若愚,都塑造得栩栩如生,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少林美佛陀 》属于历史小说 。在 “历史” 与 “小说” 两者关系的处理上,作品做到了既尊重 历史而又能超越历史。它的成功 ,为当代历史小 说创作提供了一些有益启示。尊重历史,指故事的 一些主要人物及其事迹基本来自历史、野史或民l司 传说。就小说第四卷 《 解脱》来说,发 生在胡太后身上的一些事件 ,如高皇后对胡太妃的 迫害 ,胡太妃被刘腾等人所保护 ,胡太后对高皇后 的毒害 ,胡太后赐绢戏大臣 ,胡太后与几位情人杨 白花 、郑俨 、元怿之间的淫乱 ,等等 ,在史书上确 有记载。北魏时期 ,正是佛教大盛之时 ,胡太后本 人同样信佛 、佞佛 ,因此,虽然跋陀从胡太后手下 解救出永泰公主 ,可能史无记载 ,但从胡太后对于 佛教及僧人的尊崇来看,这样的事情也完全符合历 史的逻辑 。因此,小说做到了尊重历史。当然,历 史小说仅做到尊重历史还是远远不够的。 《 少林美 佛陀》的成功,在于作者能超越历史。做到尊重历 史 ,仅仅保证了小说的历史属性 ;而只有超越历 史,才能使历史小说不至于成为历史事件的拼贴与 注释;只有超越历史,才能真正复活历史,激活历 史的真精神 ;只有超越历史 ,才能使小说从历 史 的附属之下独立出来 ,找回自己的艺术本性。那 么 , 《 少林美佛陀 》对于历史的超越体现在哪些方 面 呢? 首先 ,把浪漫主义的自由想象引入历史。作 者在尊重历史时 ,不为历史事实所拘 ,发挥浪漫主 义的自由想象,使历史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类似 童话的理想境界。这种浪漫主义的奇诡想象,在小 说第四卷 “百鸟歌会” 一节有精彩体现 。为了唤 回胡太后的赤子之心,跋陀突发奇想,让道房吹起 木笛,模仿黄鹭鸟与百鸟歌声,引来了百鸟从远处 飞来进行表演与歌唱。百鸟的天籁之音,感化了胡 太后,使她回归本真之性,最终答应永泰公主人寺 为尼。百鸟歌会,纯属子虚乌有,当属作者的大胆 想象与创造 ,而正是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想象与创 造,使小说超越了低层次的历史复制。小说的本性 在于想象与创造,历史小说的艺术性 ,应当体现在 小说给历史添加未有的新解释新精神,而不在于为 已有的历史事实作传作注。 其次,对本真人性的寻找,对人性复杂性的深 度揭示。 

  

       《 少林美佛陀》对历史的超越 ,另一集中 体现是人物形象的立体性 、鲜明性与生动性,而这 离不开作者对人性的关注与探究。历史只关注事实 与教训,而文学则关注事件的主体即人 ,探究历史 中的人性,这是两者之1 司的根本差异。跋陀作为小 说贯穿性的主要人物,读者为这个人物所吸引,主 要是因为他身上所体现出的人性的纯朴与本真。他 的智慧来自仁慈,而仁慈则源于本真无邪的人性。 真到极处,便是俗到极处,所以,作为得道高僧 , 跋陀并不掩饰其俗反而袒露其俗 ,显露其对于隋色 的不能决然忘情;真到极处,便道通自然 ,能与天 地对话,与百鸟交流。跋陀这样一个率真可爱的老 顽童形象,代表作者对理想本真人性的寻找 、向往 与宣扬。而胡太后、六公公等形象,则寄寓着作者 对人性与权力、政治、欲望、阉割之间复杂关系的 探究与思考,对人性异化悲剧的叹惋与悲悯。胡太 后洼情本自无邪纯真,但由于她被卷入政治斗争的 险恶漩涡中 ,其纯真本I 眭慢慢被侵蚀、被扭曲、被 异化。虽然她被大自然的天籁所陶醉所警醒,被跋 陀举办的消灾佛事所感化 ,最后动了善心,抵挡住 了郑俨及其他大臣三番五次的催逼 ,放了永泰公 主 ,但这不过是瞬间的顿悟而已。她自己也明白: “阿华走远 了 ! ” 童年的纯真再也无法回来。这之 后她被政治 、权力、欲望的急浪所裹挟而不能 自 主 ,愈陷愈深 ,最后竞发展到亲手毒死自己儿子, 同时也把自己推人万劫不复的深渊 ,成为水下幽 魂。对于胡太后这个人物 ,作者没有简单把她处理 成反面角色,而是塑造成悲剧性人物,通过挖掘她 身上善的因子 ,探究了权力、政治与欲望对人性的 异化与腐蚀。这种处理 ,来自作者对人性的深入思 考。作者对六公公形象的塑造 ,同样贯穿着对人性 的思考与探究。六公公十四岁时落人人贩子之手, 经受了人间最残酷的屈辱与折磨, “净身” 入宫成 了太监。他要活着,就必须学会自轻自贱 ,察言观 色;学会插科打诨 ,或装傻充愣。他当过皇帝寝宫 的当值太监,须守候在能听见龙床发出声音的地 方,倾听那声音是否正常。但也正是龙床上发出的 声音给他带来强烈心灵震撼 ,彻底摧毁了自己活在 这个世上的合理性 : “使他知道自己已经被这个世 界打入了另册,被自己所属的人类列为异类,是被 排斥于这个世界、仅仅为给皇家内宫提供安全服务 而被迫取消了性别的一个残缺的生命。” 为了找回 内心中真正的自我 ,证明自己还是有血性的男人, 他选择跳崖而死。这样一个善良而又可悲的太监形 象,寄寓了作者对专制与权力1 司割人性、扼杀天性 的控诉与批判。

       张一弓老师把这部小说称为自己 “老年求变” 的一 个结晶。求新求变是他的一贯作风。他巳尝试过多 种题材与话语方式,并取得了一次次成功。现在奉 献给读者的 《 少林美佛陀 》,对于作者来说,又是 一个全新领域,一次新的历险与尝试。对于作者这 种求新求变的自我超越精神,笔者深深为之感动, 并奉上自己最诚挚的敬意。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催人泪下的《尧山情》

下一篇:读南丁先生《和云的亲密接触》有感





相关内容

李清源《窑变》的重大突破

李清源,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

2023-11-14
李清源《窑变》的重大突破
为万千劳动者写真传神

本次《鹰城墨缘——马国强水墨…

2023-09-23
为万千劳动者写真传神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作品欣赏

8月7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

2023-09-14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作品欣赏
《奥本海默传》译者汪冰:奥本海默是一个内心有指南针的人

最近,由诺兰执导的电影《奥本…

2023-09-12
《奥本海默传》译者汪冰:奥本海默是一个内心有指南针的人
名作欣赏 | 冰心:我的老师(节选)

我从小住在偏僻的乡村里,没有…

2023-09-11
名作欣赏 | 冰心:我的老师(节选)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