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随笔

  • 作者: 一茗知心
  • 编辑: 王翔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574

时间: 2024-08-14 18:02:15

  文/高延新

  丝丝秋雨浇灭夏末留有的余热,让人略感微微凉意。人们不顾小雨袭扰,走出家门沐浴其中,感受秋的气息。过道口,几位大爷听雨叙事,品茶论道,俨然把这当成了一种享受。门前的老槐树下铺了一地金黄。孩子们围着大树追逐着,打闹着,不时拿过来阵阵欢笑声。刚下班的青年夫妻忙着泊车,妻子打着伞在指挥,男人则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生怕自己的“宝贝”爱车出现磕碰,等小两口把车停好,老娘已经在门口等候,随之飘出的饭香弥漫了整条巷子。爹妈在,回家就能吃上饭,这何尝不是一种简单的幸福。小两口喊了一声“娘”,把老娘乐得双眼眯成了一条线。

  秋意浓,情深重。这份永恒的美好尽收眼底,我果断拿出相机,频频按动快门,把这唯美亲切的画面定格。我喜欢这样质朴的乡韵乡情,我钟情于这样简单带有乡土气息的慢生活。

  小时候拼命想要离开的地方,如今却想方设法多待一会。离开故乡近二十年,对家乡的那份眷恋之情从没改变。新农村建设虽改变了家乡的模样,但是无法掩盖住父老乡亲那份纯纯的质朴。

  儿时热闹的巷子变得冷清了,大门上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看似那么无情。主人们这是多久没回来了?想当年这可是村里最火的一条巷子。朝五晚十,灯火通明,左邻右舍亲如一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尤其是到了傍晚,劳作了一天的大人们,放学回家的孩子们开始准备晚饭,天井弄一小圆桌,摆上可口的饭菜。皓月当空,举杯祝福,到处弥漫着幸福的味道。大人盼收成,孩子谈理想,老人说希望,三代人没有代沟,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满庭院。

  明天一大早,老人孩子三代人又开始了新的一天,晚上还是依旧如初。这样的日子我没有具体算过多少天,我只记得在那段岁月里我是家里的宠儿,虽然日子过得紧巴,但感觉很充实。爷爷奶奶相继去世,我也上学离家,家里的里里外外都交给爸妈。我一个月回去一次,想让他们坐下吃顿饭,已经成了不可能。我见过父母啃一口凉馍馍,匆忙喝一口水就下坡赶活的样子。那时我没啥奢望,就是想早点成家立业,帮他们分担点,不再让他们这么操劳。

  当我真的成家立业了,我发现亏欠父母的更多,每次回家走进村子的那一刻,几乎看不见几个年轻人,碰上的大多是老人,还有不能自理的残疾人。他们守护着这不大的村庄。再看我们的那一条巷子,虽然地面硬化,庭院布局,大门十天半月不见有人来开,更不用说来打理。

  当我们接到老家父母亲打来的电话,我们总是以各种理由进行搪塞,殊不知我们已经伤了父母亲的心,疏远了那份无价的亲情。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我才明白这是警句,这是说给每一个人听,而且还鞭策每一个去行动。

  当一个人疏远了故乡,忘记了乡下的爹娘,那等待他将是最严厉的惩罚。因为错过的都是最美的风景,疏远亲情是社会判给最严重的刑。

  前段时间父母亲去东营给大哥看孩子,也就两个月时间没回家,当母亲走进家门,庭院杂草已经没了人腰,北屋地面上冒出了一株小树苗,看着眼前的一切,母亲流下了心酸的眼泪。“家没有个家样,我们这是有多难啊!”晚上我给母亲打去了电话,没等我开口,母亲就挂了电话。母亲没有给我机会说,我想说什么,她都知道。

  我们是家的主人,别成了家的客人。当我们成了客人,那么家会“生病”,而且最终会支离破碎。有家就常回去看看,打理打理,这样家才不会清冷,不会“生病”。


  作者:高延新,企业职工,市作协会员,青年志愿者,作品常见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我与《奔流》杂志的情缘

下一篇:灯火辉煌下的夏末沉思





相关内容

风景这边独好

4月最后一天,是“奔流”文学…

2024-05-11
风景这边独好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初中二年级,经过一年的学习,…

2023-09-15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风雪夜归人

岁月的犁铧在沧桑的大地上耕耘…

2023-09-12
风雪夜归人
秋色无穷好

阳光里还有着夏天的意犹未尽,…

2023-09-08
秋色无穷好
郭进拴|蚕乡习俗

​千百年来,紧随农耕文明相伴…

2023-09-07
郭进拴|蚕乡习俗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