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溱洧水城(散文)
- 作者: 张根法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63
时间: 2025-07-02 11:19:28
走进溱洧水城(散文)
文/张根法
一个特大消息传遍中原大地:郑州新密溱洧水城隆重开放。溱洧水城项目是新密市“文旅兴市”的关键落子。是新密市实施“文旅兴市”的标志性工程。
新密古城始建于隋代(公元616年),作为全国仅存的17座遗存丰富古县城之一,也是中原地区唯一保存完整、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古县城。为保护开发新密这座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城,2022年10月,占地633亩的溱洧水城项目正式开工,2025年6月28日试运营, 此次开放区域包括产业核心区六个特色街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示范区及密县县衙文旅提升项目。溱洧水城是省重点、市重大项目,将再现《诗经·郑风·溱洧》场景。新密将努力将溱洧水城打造成文旅融合的新标杆。
溱洧水城的开放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隧道,千年的历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这座位于新密市的古城,有着千年的历史,古老的城墙与深邃的城壕,宛如一位沧桑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当黎明的第一缕光洒在溱洧水城那巍峨的城墙上,古老的砖石被镀上一层金黄,仿佛在唤醒这座沉睡千年的历史瑰宝,预示着新一天的开放盛景即将上演。
城门威严地矗立着,青灰色的砖石在岁月的洗礼下愈发显得古朴厚重。抚摸着城墙上那一道道斑驳的痕迹,仿佛能感受到古代工匠们的匠心独运,以及历史长河中那些金戈铁马、风云变幻的瞬间。踏入城门的那一刻,仿佛听到了千年之前的车马喧嚣,看到了身着古装的人们在城中穿梭忙碌。
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逐渐炽热,东城门下已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他们怀揣着对这座古城的向往与期待,翘首以盼城门开启的那一刻。此时,身着周代礼服的仪仗队迈着整齐而庄重的步伐,缓缓走向城门两侧,他们手中的旗帜随风飘扬,发出“簌簌”声响,为这开城仪式增添了几分肃穆与庄严。
在众人的瞩目下,城门缓缓开启,“吱呀”的声响回荡在空气中,像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与此同时,号角长鸣,声音高亢激昂,划破长空,仿佛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千年前的繁华盛景。
紧接着,一场精彩绝伦的《溱洧迎宾赋》演绎在城门前展开。舞者们身着华丽的古装,翩翩起舞,他们的动作轻盈优美,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歌声悠扬,伴随着古韵十足的音乐,讲述着溱洧水城的古老故事,让游客们沉浸在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之中。
随着开街仪式的结束,游客们如潮水般涌入城内。瞬间,整个溱洧水城热闹非凡,大街小巷人头攒动,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孩子们兴奋地奔跑着,手中拿着刚买来的糖画或小玩具,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年轻的情侣们手牵着手,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欣赏着沿途的美景,时不时停下脚步拍照留念;老人们则三五成群,一边悠闲地走着,一边感叹着这座古城的变化与魅力。
这里的建筑古色古香,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身着汉服的姑娘们穿梭其中,她们或手持团扇,或轻摇罗帕,身姿婀娜,宛如从诗画中走来,为这片街区增添了一抹浪漫而典雅的气息。
闽营里广场上,各种特色表演轮番上演。有精彩的杂技表演,演员们身手矫健,在空中做出各种惊险刺激的动作,引得观众们阵阵惊呼;还有传统的戏曲表演,演员们的唱腔婉转悠扬,一招一式都韵味十足,让台下的戏迷们过足了瘾。广场周围,摆满了各种特色小吃摊位,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游客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欣赏着表演,尽情享受着这悠闲而美好的时光。
寻尺坊古朴典雅,每一块砖石都铭刻着岁月的痕迹。这里的店铺琳琅满目,售卖着各种手工艺品、文创产品和特色纪念品。游客们在店内穿梭,挑选着自己心仪的物品,不时与店主交谈,了解这些物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鱼藻里充满生活气息,清澈的溱洧河潺潺流过,河边垂柳依依,随风摇曳。河边的亭子里,老人们正在下棋、喝茶,享受着午后的宁静与惬意。
风雅堂内,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举办着各种文化展览和讲座,展示着溱洧水城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以及传统艺术。游客们在这里驻足停留,仔细观看展览,聆听讲座,感受着这座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沿着蜿蜒的青石路前行,两旁的古建筑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间尽显古朴典雅之气。密县县衙那庄严的大门,朱红色的漆在阳光的照耀下鲜艳夺目,让人不禁联想到昔日这里的威严与庄重。走进县衙,仿佛能看到古代官员们在这里升堂断案,维护着一方的公正与安宁。
法海寺的飞檐上,脊兽踞守,威严肃穆,雨滴顺着瓦片滑落,形成一道道水帘,宛如一串串晶莹的珍珠,为这座古寺增添了几分灵动之气。寺内的佛像庄严肃穆,香烟袅袅,让人在喧嚣的尘世中寻得一份内心的宁静。城隍庙的墙壁上,斑驳的痕迹若隐若现,宛如岁月留下的诗篇,每一处都镌刻着历史的记忆,诉说着这座城市曾经的繁华与沧桑。
溱洧水城,是《诗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的每一处里坊,都有着独特的名字。“溱与洧,方涣涣兮……”的诗韵悠悠,培育出新密这片热土独特的文化气质。源自《诗经》的吟唱,仿佛在召唤着游人去探索这座文化迷宫的奥秘。漫步在子衿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诗句在心头涌起,仿佛看到了古代的学子们在这里吟诵诗篇,抒发着自己的情怀。
在郑风五感数字体验馆,现代科技与古老诗篇完美结合,展现出一条流淌3000年的光影诗河。通过多种互动场景,仿佛置身于古人的世界,感受到了诗的魅力与文化的传承。非遗工坊里,工匠们专注地塑造着陶土,一件件精美的陶制品在他们手中诞生,传承着千年的技艺,让人感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微醺美学市集中,各种特色小吃、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空气中弥漫着美食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身着汉服的女子们穿梭在人群中,她们的身影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仿佛是从古代穿越而来的佳人,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浪漫与诗意。
踏入溱洧水城的瞬间,细密的雨丝正斜斜掠过粉墙黛瓦,在青石板上敲出碎玉般的声响。潮湿的水汽裹着草木清香漫过来,恍惚间竟生出置身江南的错觉——原来这座北方古城,也藏着柔婉的水乡韵致。
沿河而行,乌篷船悄然划过石桥洞,船篷上还沾着未干的水珠。船夫戴着斗笠,竹篙轻点水面,漾开的涟漪一圈圈漫过驳岸青苔。临水的窗棂半开着,有白发老妪探出身,将蓝印花布衣裳轻轻抖开晾晒,木盆里的皂角香混着河水腥甜,在湿润的空气里酿成独特的气息。
窄巷深处飘来糯米甜香,循着香气拐过九曲回廊,见临河茶肆支着雕花竹帘。檐角垂下的铜铃被风拨弄,叮咚声里,茶娘捧着青瓷碗款步而来,碗中碧螺春浮沉着两朵茉莉,热气氤氲间,对岸绣楼飘出的评弹声愈发清亮婉转。
漫步在溱洧水城的烟雨里,江南的婉约与北方的厚重在此交融。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舟一桨,都承载着岁月的温柔,诉说着跨越时空的故事。
穿月白襦裙的姑娘撑着油纸伞走过石拱桥,裙裾扫过潮湿的石阶,惊起几只栖息在桥洞下的小燕。远处传来摇橹声与吴侬软语的对答,恍惚间,竟分不清今夕何夕,只觉这溱洧河畔的江南梦,早已在时光里浸润得绵长悠远。
夜幕降临,溱洧水城迎来了另一番景象。灯光映照下的古建筑显得格外巍峨壮丽,宛如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街边的店铺里,传出阵阵悠扬的琴声,与那喧闹的市井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独特的乐章。
当最后一抹暮色沉入河面,灯笼次第亮起,橘色光晕在河面投下晃动的倒影。这座藏在北方的“水乡”,已将它独有的韵味,悄然种进了我的记忆深处,成为往后岁月里,最令人心驰神往的江南旧梦。
初见溱洧水城时,天光正漫过黛瓦飞檐。薄雾裹挟着槐花甜香掠过青石板,将千年时光揉碎成涟漪里的倒影。船夫摇橹的声响自水巷深处飘来,惊起檐角铜铃叮咚,恍惚间竟不知今夕何夕——这方藏在郑州后花园的江南秘境,早已将最温柔的情愫,悄然种进我的心壤。
沿着蜿蜒水道漫步,每一处转角都是诗意的注脚。临水的木窗半开着,绣娘指尖的银针穿梭如蝶,将姹紫嫣红的春色锁进绸缎;茶馆飘出的茶香混着说书人的惊堂木响,在水面上荡开层层韵致。偶有乌篷船载着吴侬软语掠过石桥,船娘鬓边的茉莉便沾了水意,连空气都酿成了微醺的江南。
暮色四合时,灯笼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晕染着粉墙黛瓦,倒映在粼粼波光里,恍若银河坠入人间。坐在临水茶寮,看船灯与星光交相辉映,听古筝曲从雕花窗棂间流淌而出,才惊觉时光在此处慢得温柔。那些被城市喧嚣碾碎的诗意,竟都在这一方天地里悄然苏醒。
在溱洧水城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文化与现代的商业、生活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独特而迷人的画卷。无论是欣赏美景、品尝美食,还是感受文化、体验生活,溱洧水城都能给游客们带来一场难忘的旅行体验 ,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如今归程已久,
一场未醒的江南旧梦,溱洧的记忆却愈发清晰。它不仅是藏在中原大地上的江南画卷,更是心灵栖居的乌托邦。我想,总有一天,会有更多人循着这方秘境的芬芳而来,在桨声灯影里,邂逅属于自己的江南旧梦,让这独属于溱洧的浪漫,在岁月长河里永远流转。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八十】
下一篇:走进溱洧水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