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华夏游记【八十六】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31

时间: 2025-07-07 08:13:55

郭进拴|华夏游记【八十六】



  •        “古镇得道,峡谷成仙”是瑶里游的最大感受。走进梅岭大峡谷,宛如走进了一座生态迷宫,这里山高林密、峰奇石怪、猿啼两岸、鸟鸣不绝,纤尘不染的溪流在崖间跳窜,仿佛从人的心田里冲洗而过,尤其令人气爽神怡。千年古建筑群。瑶里古镇,始建于西汉末年,群峰环抱,如画如屏,“母亲河”瑶河穿镇而过。瑶里古建筑群是境内最大的特色,数百幢明清徽派古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瑶河两岸,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瑶里古镇,始建于西汉末年,群峰环抱,如画如屏,“母亲河”瑶河穿镇而过。瑶里古建筑群是境内最大的特色,数百幢明清徽派古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瑶河两岸,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中。沿河两岸,明清风格的建筑群、依稀可辨的古窑址、苍凉厚重的徽州古商道,或密集、或星落,无不透着古风古韵,令人驻足沉思、浮想联翩。
  •     踏上青石板铺成的明清商业街,古门洞、古窗棂、古货台,保存完整,做工讲究,高头大马的烽火墙飞檐翘角,延伸在古街前方上空,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而整个古镇数百栋这样的建筑聚集在一起,蔚为壮观,实属罕见。该楼是中国现存的珍贵欧式建筑风格的民居,外形为西欧风格,内部结构趋势徽派传统建筑。因从对面的是山上观看这座建筑灵秀而不失气势,遇事无助将此屋取名为“狮冈胜览”。整座建筑为两堂八房的楼房结构,分为前堂、正堂和后堂,正堂和前堂边有正房、厢房,后有一个后堂。后堂墙上书有“狮冈胜览”四个大字,字上方为两个狮子的,意在压制住对面的狮山。建筑内门窗、房梁上有近百幅木雕,生动逼真,精雕细琢,未施油漆,充分显现了木板纹理的天然美。木雕取材广泛,多以当时盛行的和吉祥典故为主题,常见、财神、、花鸟等山水图案,雕刻精细,栩栩如生,充分显示了屋主的财力。
  • 瑶里地区经常秋旱,各村有各村的求雨习俗。绕南求雨习俗很有特色——晒石壁老爷。
  •       绕南村后山有一罩石岩,其下有块稍长石头,绕南村民恭称其为石佛老爷。立秋后,天大旱祈雨,村民先到石佛老爷前焚香问叫儿,如老爷示下愿意动身请上天落雨,又问叫儿,定下请石佛老爷日期。到日子,准备好竹轿(现为竹椅),先叫壮汉从罩石岩下背出石佛老爷。到山脚,再请石佛老爷坐轿,鼓乐侍候,送到村西北排家潭一向阳石壁上晒日头。晒至石佛老爷冒出汗珠(石头上出水),老天一定下雨,无不灵验。下雨后再鼓乐相送,请石佛老爷到原位歇息。1999年秋旱,村民如法炮制,天即下瓢泼大雨。非常奇特的是,上落至东源山口,下不过石家碑大桥。
  •        传说,该石头是玉皇大帝一个外甥。这个外甥整天游手好闲,在玉清宫外敲门胡乱言语,玉帝一次怒火难遏,一脚将其踢下仙界。后来玉帝念及亲情,罚其化身为罩岩下的一块石头,替绕南村民上通旱情,协调关系,为绕南村民造福,也享受人间供奉。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八十五】

下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八十七】





相关内容

风景这边独好

4月最后一天,是“奔流”文学…

2024-05-11
风景这边独好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初中二年级,经过一年的学习,…

2023-09-15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风雪夜归人

岁月的犁铧在沧桑的大地上耕耘…

2023-09-12
风雪夜归人
秋色无穷好

阳光里还有着夏天的意犹未尽,…

2023-09-08
秋色无穷好
郭进拴|蚕乡习俗

​千百年来,紧随农耕文明相伴…

2023-09-07
郭进拴|蚕乡习俗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