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新城美韵【三百六十五】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25
时间: 2025-08-17 15:46:24
郭进拴|新城美韵【三百六十五】
火树银星夜色娇,嫦娥惊喜隐枝梢。
浓妆情侣观灯乐,俊逸孩童摄像豪。
北岸笙歌龙劲舞,南山礼彩浪推高。
何人见月能闲坐,争把豪情上九霄。
这首诗,恰切地把元宵焰火盛况表现出来,首联写焰火映空彻夜通明,连月中嫦娥仙子也按捺不住欣喜心情,要到凡间走一遭,隐藏在柳树梢里观看奇景。把圆月夜的景色与火树银花的盛世人间融为一体;颔联写穿着打扮漂漂亮亮的情侣们,双双对对到外边观灯游玩,一个“浓”字,极壮情彩。你可以想象他们在出来前后,可能去舞会跳舞,可能去歌厅高歌,或者去朋友家聚会。而那些单身小伙也不寂寞,挤在人流中过摄像之瘾,说不定还能有艳遇相伴。颈联对烟花的描写更深一层,写湛河两岸的具体风景。笙歌劲舞,礼花绽放,把元宵的城市打扮得五颜六色,人们的喝彩声、涌动声、伴着火花声、爆竹声,全在“浪推”之中。尾联用疑问句,道出了人们的心情,在这新春馨月之夜,又有谁能在家坐得住呢?没有人!从而把盛世元宵烟花晚会万家空巷尽情游玩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因为如此,才有“争把豪气上九霄”的结句。
作者是一位意志坚强的女性,人生坎坷不能不在诗中有所流露。如《童年》:
悄取冰凌舌上溜,佯嗔无奈父摇头。
葡萄架下寻牛女,碧柳梢头看兔钩。
心似天高千里跃,命如紙鷂一丝收。
曾忧暴雨淋朝旭,梦里欢歌意趣流。
该诗把一个童年在房檐前吮吸冰凌,在父母跟前撒娇,充满天真与幻想的女孩,生动形象地进行了写照。转而回想到自己残疾的身体和高考落榜的残酷现实,心里充满了惶惑与恐惧。“蝉咽短暂生存苦,雀诉长空振翼艰。自古缺圆谁变改?卷藏思念意缠绵。”(《赏荷偶感》)可以说是心似天高,命如纸薄。即便是这样的打击,她依旧做着自己的梦,决心与命运抗争。所以,在另一首诗《梦想》里,就有了“年少岂知世事艰,遥观沧海志如山。文思稚嫩评天下,漫卷豪情荡大川。”的豪迈。有了“对错何须听议论,凭窗把酒意悠悠。”(《光阴如梭》)的洒脱。精神上抗争的胜利,也成就了她事业上的成功。
通观本书所收韩梅诗词,格调高雅,语言清丽,富于生活情调,具有古风遗韵。其为初集,起步高格,实为难能可贵。但古诗词之渊薮,博大精深,了无止境。书中部分作品,顾全格律而失于斟酌,个别字句游离诗语之外,成为遗憾;诗之尾联,常为诗力之定势,而部分诗作末句有失收之弊,影响了作品艺术感染力的透射与张扬,也影响了读者审美意念的整体完成。词作本身短小精悍,片语之中蕴不尽含意,即便平常语言,亦能化腐朽为神奇,因而就需要深厚的遣词功力。一般来说,在一首词中,除非是刻意为之,每个字是不允许重复出现的。而在本书诗词中,这一现象偶有发生,成为作品中不协调的音符。以上所指,毕竟是玉中微瑕,不伤大雅。我相信,以作者之坚韧勤奋,今后在古诗词艺苑里辛勤耕耘,一定能精益求精,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飨读者。
写作是生命的舞蹈,是灵魂的呐喊,是人生经历的不吐不快,是思想情感的厚积薄发,在《岁月疏影》一书中,我找到了自己的阅读感知与文字一起行云流水,我的思绪和作者一样海阔天空;让我的情感潮水般恣肆汪洋,随之产生的灵感流云般轻舞飞扬。
全书中优美的文字和严谨的结构,情景交融的描写,都让人深深地感怀。韩梅用诗意化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而生动的画面。人与景、物相容,循着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写就了一篇篇清新隽永、舒卷自如的隐含着哲思的文字。
在《春雨》中,韩梅这样写道:“我要把春天捎回去,带给家人,带给朋友,带给城市中没有时间感受春天的人们。心被春雨滋润的甜丝丝的,朋友!快抽点时间来感受春天吧。”是啊,春暖花开,遮天蔽日的林木拔地而起,“我”轻松地“漫步于纵横交错的郊外,听蛙鸣阵阵,享受和风拂来的花香。”而此刻,映入“我”眼中的一切并非如此。今和昔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让读者对昔日的情境心生神往之情的时候,又会被今天映入眼帘的情景,拉回到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以往的恬静、欢乐和美好,被迟来的春天而取代,大自然的美也在人为的消损。“俗世的霓虹”,“没有灯光的夜晚”都在无形中给人平添了一种惆怅和一种“无法纵横穿梭的困惑”。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新城美韵【三百六十四】
下一篇:郭进拴|新城美韵【三百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