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五百四十五】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93
时间: 2025-09-24 09:27:30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五百四十五】
【郭进拴原创】三进紫禁城
紫禁城又称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至今已600多年。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根据中国古代的传统,一个朝代灭亡后,其皇宫就被称为“故宫”,后来习惯将紫禁城称为故宫。
我曾三进紫禁城。第一次是1994年的3月2日,也是我终生第一次到北京,我先到中国作协送书、领入会申请表,因事情办得极为顺利,心里高兴,就奖励自己游了一趟紫禁城,真正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第二次是1998年12月9日,我到故宫博物院参加汝官窑新址发现鉴定会,在珍宝馆近距离观赏了宋代汝官瓷珍品。
第三次是2000年8月3日,我与次子向敏到长春参加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纪念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暨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途经北京,我与向敏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并照了1张合影快照,然后参观了故宫。我们买了一架照相机,自拍了一卷照片。
三进紫禁城,分别有了中路、东路和外东路。层层门楼,重重广场,高高的丹陛,宏敞的大殿,都是为了表明皇帝的“唯我独尊”。
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高耸的宫墙里面,有各式宫室8704间,宫墙外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城四方都有高大的城门楼。南面正门叫午门,北面名神武门,东边称东华门,西边为西华门。城的四角各有一座秀丽的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的三层阁楼,称作角楼。
紫禁城内可分为前朝和后廷两部分。主要宫殿都坐落在中轴线上,其他宫室则匀称地排列在两侧。
我们第三次进紫禁城是由天安门入内,经过一个大院落,看到一座门楼,叫端门。进入此门,再过一道大院,来到紫禁城的午门外。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城上建有双檐的城楼,东西两侧有城台南延,东西城台上各有方形双檐角楼和明廊,合起来是5座城楼,俗称五凤楼。据导游介绍,明、清两朝,凡大规模出征、凯旋和颁布历书等活动,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在明朝,大臣触怒了皇帝,有时会在午门前受到“廷杖”刑罚,但午门外并非杀人的刑场。
进入午门,是一个大广场,一条形如玉带的人工河,横贯东西,名为内金水河。河上有5座秀丽的汉白玉石桥,叫做内金水桥。广场中央有一条笔直的石板大道,位于中轴线上,这就是御道。从前只有皇帝一个人能走,其他人只能走两侧,否则,就要处死刑。太和门为5开间,横宽58米。门前有两座雕铸精美的大铜狮,守护在两侧。
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一座大殿,建筑面积为2377平方米,殿宽11楹,进深5间,重檐黄琉璃瓦顶,殿高26.92米,下面是8.13米的汉白玉石平台,分为3层,雕栏围绕,望柱如林。四周望柱共有1488根,其中1142根望柱的下面都雕有龙首,既是装饰,又是排水口,每逢大雨,千龙吐水,蔚为奇观,殿外露台上,有铜龟、鹤、鼎炉等,下面为3万平方米的大广场,气势宏伟,这里是故宫最壮观的地方。
殿内中央,在两米的平台上,设有檀香木制成的九龙宝座,两旁扶手及靠背上,雕刻有蟠龙9条,外饰金漆。宝座后为7扇折叠大屏风,宝座周围除了鼎、鹤、龙抱柱等摆设以外,有6根蟠龙金柱,高12.7米,直径1.06米,为整棵巨松制成。金殿内外共有72根巨柱,梁、枋都是和玺彩绘,正中的藻井为金漆蟠龙,雕绘精美。藻井下吊着一个银亮的圆球,名叫轩辕镜;据传古代轩辕黄帝宫室就悬挂此球,历代相沿,表示正统。全殿金碧辉煌,显得庄严肃穆,这就是俗称的“金銮殿”。
明、清两朝的盛大典礼如皇帝即位、大婚、生日、册立皇后、大将出征以及元旦、冬至等重大庆典,都是在这里举行的。
据介绍,每逢举行大典,场面极为隆重,事先还要进行演习。一般都要有很长的仪仗、旗帜,从天安门经端门、午门,一直到太和殿前露台,整齐地排列在御道两侧。文武百官按品级站在广场的御道两旁。这时殿内铜炉、香鼎里燃烧檀香,露台上18座铜鼎炉及铜龟、鹤的腹内,烧松柏树枝,殿廊下乐队一字排开,有金钟、玉磬及笙、箫、琴、笛等。皇帝乘舆出宫,午门鸣钟击鼓,中和韶乐奏《圣安之曲》。皇帝进入太和殿,在宝座上就坐时,乐止,全场鸦雀无声,只见殿内外香烟缭绕,鸣鞭三响,丹陛上乐队奏《万岁乐》,文武百官行叩拜大礼,大乐止,全场官员、军校等一起山呼万岁!通过这一套礼仪,造成一种威严、神秘的气氛,故意使人望而生畏。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这些建筑庄严绚丽,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
在坤宁门后面,位于中轴线上,是一处布局紧凑,以建筑取胜,具有宫廷色彩的游憩园地,面积不算大,有12000多平方米。园内古木参天,建筑精致,名花奇石点缀其间,大部分建筑环绕四周。中间有万春、千秋二亭,上圆下方的双檐,四面出厦,构成十二角,造型秀丽典雅。澄瑞、浮碧两亭,方形,亭南侧加悬山卷棚抱厦,而且建在水面上,靠北的两角还各藏一个小亭,可谓别出心裁。东北的摛藻堂,存放有《四库全书荟要》一部,共12000册,堂西有堆秀山,山上高耸一座御景亭,由假山东面蹬道上山,在亭内可眺望宫内外景色。绛雪轩、养性斋是皇帝休息、读书或与近臣作诗吟咏的地方、正北的钦安殿在中轴线上,是供玄武神的地方,周围双层雕栏,极为精细。
东、西六宫是皇后妃嫔和宫女居住的地方。每宫都有前后殿及两进院落、四栋配殿,外有高墙自成体系,三座宫成一组,有六个宫院,所以人称“三宫六院”。
东路和外东路,设有青铜器馆、陶瓷馆、绘画馆、珍宝馆、钟表馆、历代艺术馆、清朝典章文物展览馆等,收藏了近百万件历代文物珍品,占中国文物总数的1/6,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紫禁城的宫殿楼阁多,栏杆也多,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太和门两侧的协和门与熙和门的石栏杆,以及其他一些宫殿门前的石栏杆上,望柱的顶部,构造比较奇特。柱顶上有一种球形的雕刻物,全部呈花头形,而临近门洞外的几个其顶端全部都有打穿的小圆洞,石柱沿着圆洞向下凿空,里边设有连珠石球。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五百四十四】
下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五百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