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五百七十六】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25
时间: 2025-10-01 14:45:05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五百七十六】
郭进拴|天涯海角行
郭进拴,1958年5月出生,笔名"智泉"、"郭笑"。河南省汝州市临汝镇鳌头村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87年毕业于中国文学函授大学,1993年结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1998年结业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1980年参加工作,曾任《乡音》主编,《豫西报》副刊编辑,《风穴文艺》《沧桑》执行主编,汝州市作家协会第一副主席兼秘书长,河南省平顶山市文联创研室主任,平顶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华夏风情·观音文化》执行副主编,《大香山》执行主编,《河南报告文学》主编,《鹰城》《尧山》总编辑。现为《文艺界》《智泉流韵》《文学艺术家》《豫西作家》总编辑,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1年加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美女山,美人河》《村魂》《观音菩萨传》《风雨龙潭情》《命运》《天地人心》,散文集《六十岁说》《童趣儿》《汝州风貌》《乡情老更深》《人间真情》《新城美韵》《月是故乡明》,长篇报告文学《磊裕烽火》《湛河大决战》《从市长到死囚》《运锦之路》《岁月芬芳》等共60余部,累计发表作品3500多万字,有209篇(部)作品获奖。其中《湛河大决战》获全国庆祝建党80周年优秀报告文学一等奖,剧本《无品乡官》获《中国作家》一等奖,《鹰击长空》获《人民文学》二等奖,长诗《寒夜哭母》获《文艺报》一等奖等。1992年获河南省首届优秀文学组织工作者奖。2005年被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宣传干部荣誉称号。个人传略还被收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辞典》《中国作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
天涯海角风景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西20多千米的天涯镇下马岭山脚下,前海后山,风景独特,是国家4A级风景区、海南省优秀旅游景区景点。
在天涯海角游览区的沙滩上有一块拔地而起的高10多米,长60多米的青灰色巨石。两石分别刻有“天涯”和“海角”字样,意为天之边缘,海之尽头,“天涯海角”就是由此得名的。据传,“天涯”、“海角”两块石崖本是由一对痴情男女所变。由于家长棒打鸳鸯,拆散了青梅竹马的这对男女,他们化为青石并肩立于海边。大作家茅盾先生对这里的景物作过一段极为精彩的描写,既写了天涯海角的景,又触景生情,想起了苏东坡被流放到这里的悲惨遭遇。天涯海角这个名字其实不是对地理位置的描述,而是一种历史悲剧的实录。
耸立的沙滩上的座座奇石,凿在黑褐色石上的胜境红字都是历史的见证。我留步在一座巨大的岩石面前,它峻峭巍峨的伏卧在沙滩与海水相连的雄狮似的平坦石面上,刻着郭沫若手迹“天涯海角游览区”七个鲜红大字,在一块高达10米的圆柱形岩石上刻有“天涯”二字,下面还镌刻着郭老题写的诗:
海角尚非尖,
天涯更有天。
波清湾面阔,
沙石磊头圆。
劳力同群众,
雄心藐大千。
南天一柱立,
相与共盘旋。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五百七十五】
下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五百七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