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设的乡情四部曲
- 作者: 郭进拴
- 编辑: 王翔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1238
时间: 2023-09-19 10:17:44
在我的案头,放着好朋友李建设的《夏李关帝情》《澧岸听风》《澧水东流去》《夏李溯源》四部文学专著。这是李建设先生献给故乡的乡情四部曲,可圈可点,值得一读。
2013年的国庆长假,我被一本图文并茂,设计精美的图书《夏李关帝情》深深吸引住了。我是用了整整7天的时间来细读这部作品集的,书很厚,是一盘大餐,我不可能一下子读得完,但我又不忍草率行事,弄得消化不良。尤其是夜深人静之时,书中的人物就越加忙碌,一个个事件引得我长时间不能安睡。合上最后一页,我慢慢地放下了书,可以动笔写一写感受了。 首先,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文集,描写关公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语言朴实自然。很多是用了民间俗语,这显示了真实性和可读性。其间夹杂一些传说故事,野俗笑话,都增加了作品的现场感和情节效果。有些场景或气氛的描写形象逼真,映衬了当时的情景人物。作者把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对老乡们的感激之情,对关公圣君崇拜的火热激情,都融入在了灵魂深处,都浸透在了字里行间。一个情字是一首诗,一个情字是一个故事,一个情字是一段历史。回眸一笑,沧海变桑田,又怎一个情字了得!
《澧岸听风》文字流畅,没有过多的修饰,作者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让读者分享他的内心世界,从《传统习俗——认干亲》到《邀你澧岸来听风》一气呵成,作者通过本人在叶县澧水河畔成长和工作经历的回忆,抒发对家乡、朋友、老师、领导等等的感恩之情,旨在让大家常修一颗感恩之心,珍惜拥有的一切,并用自己无私的爱,去回报社会。
李建设先生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却从农村艰苦的环境中走出来,由一寒门学子成长为优秀的作家。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命运的宠儿,工作之路充满了坎坷和变数,可以说他的每一步脚印都浸透了拼搏的汗水。李建设事业有成后,他的业余时间却不是迎来送往,觥筹交错,而是静心读书,埋头写作,最终积累出了这本厚厚的《澧岸听风》……“读书,能使穷人变富,富人变贵”,李建设先生很推崇这句话,而且也用亲身的实践验证了这句名言。纵观李建设先生的成长经历,可以说不啻是一部感人的励志剧。这一切,与他多年来勤奋努力、孜孜不倦地坚持学习是分不开的。他这种永无止境、锐意进取的为学精神,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李建设先生笔下的文学故乡,已经不是他童年记忆里的那个原生态故乡,而是站在社会、历史和人性的制高点上深情回望故乡后,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以独特的美学视角构建和塑造的一个虚拟的文学故乡,一个蕴含了国家、民族和社会丰硕文化内容的全新的“家国故乡”。这个虚拟的文学故乡,远比童年记忆碎片里的那个真实故乡更为博大、更为丰富、更具人类审美价值。千百年来,故乡文学已经成为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咏歌百代,久唱不衰。建设先生的故乡就是一个厚重的文学符号。
故乡是什么?是祖辈四处漂泊走累了停下来安家生根的河岸或山脚,是作家生于此长于斯魂牵梦绕寄存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是一生奔波行将就木之时决然选择的最后归宿。正是在这块曾经留下太多记忆的土地上,铭刻了他们或苦或乐、或悲或喜的丰富童年,留下了李建设人生最宝贵的金色年华。
纵观中外文学史,以故乡为题材的文学创作经典名著代代叠出,咏唱不绝,故乡文学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史学地位,拥有了无可替代的文学价值。故乡已经作为一个悠久靓丽的文学符号载入了文学史册。
在华夏民族文学史上,以故乡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源远流长,经久不衰。《诗经》中的《卫风·竹杆》和《邶·泉水》细致描写了一个卫国女子嫁到异国他乡后,深切思念故乡的父母和兄弟,不时回忆儿时嬉戏的“卫女思归”的情景。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豪放展现了一代帝王强烈的思乡之情。陶渊明的《田园归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映照了文人墨客的思乡情结。唐代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戴叔伦的“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等数以千计的诗辞歌赋无一不是思乡佳作。故乡是挣脱不了的岁月,是一支永远牵在手中的风筝,剪不断,理还乱。故乡很远,也许相隔千山万水;故乡又很近,就在心里梦里,是一道至死都不能抹去的烙印。
当代文学中,以故乡为题材的优秀作品更是层出不穷。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诗人马新朝说:“故乡是我创作的底色,那是生命的底色,是我们民族的底色。我是喝着家乡南阳的涧河水长大的,印象中,涧河水特别清凉、明澈、甘甜。夏天,成群的孩子整日泡在河里摸鱼、捉虾,回想起来,那种乐趣就像一杯美酒,珍藏的时间越长越觉得甘甜,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一草一木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我觉得,一个中国作家或诗人,乡村经验尤其重要,乡村经验是一个中国诗人应该站立的地方。”著名作家周立波以故乡湖南益阳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汪曾祺以故乡江苏高邮为背景创作的“故乡系列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等,故乡痕迹突兀鲜明。生于商州的贾平凹,仅仅在故乡生活了十九年,但却始终难以割舍对故乡的依恋,虽然已在城市生活了三十多年,但他的绝大部分作品仍以农村为题材,倾情表现农村的风物人情、人物命运以及社会变迁,把自己对故乡的一腔深情融化在作品中,以文化人的视角展开对农村社会的深沉思考。
故乡是人类永恒的集体记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念故乡是一种美妙的人类情感宣泄。刘欢的“弯弯的月亮”、费翔的“故乡的云”、李谷一的“乡恋”,听一千遍一万遍,仍然会沁人肺腑,令人荡气回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故乡的河,那是永远流淌在心中的河。“故乡符号”作为民族的集体记忆,将会长久地驻足文学殿堂,辉煌瑰丽,光耀古今。
故乡,是一座遥望千年的绵绵群山,是一个黄沙飞扬的黄土高坡,是一个道路泥泞的偏僻村落,更是一个视野狭小的闭塞世界。在这个极为有限的生存空间里,目力所及,空旷而寂寥,荒凉而清许,贫穷而落后。落后的故乡与人生的理想,总是有着太遥远的距离,总让一颗颗年轻骚动的心失望和迷茫,甚至愤恨和忧伤。“你整点行装,开始人生的远征,那一刻,故乡被你的目光拉长拉远。”
逃离故乡是文学理想的勇敢选择。面对“非常痛苦”、“非常苦闷”的农村生存现实,举目四望,前程渺茫;展望人生,心灰意冷,感同身受的是穷困、饥饿、苦难、愚昧、闭塞、荒漠,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逃离。走出故乡去他乡,背起行囊走四方,“离开熟悉的地方,离开熟悉的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寻找”,几乎就成为一代又一代学子少年孜孜以求的梦想与向往。他们做梦都在想逃离故乡,恨不能插上翅膀,立刻飞去远方,从此远离“恨不得咬一口”的令人伤心愤恨的故乡。莫言说:“十八年前,当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高密东北乡贫瘠的土地上辛勤劳作时,我对那块土地充满了刻骨的仇恨。它耗干了祖先们的血汗,也正在消耗着我的生命。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比牛马付出的还要多,得到的却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凄凉生活。夏天我们在酷热中煎熬,冬天我们在寒风中颤栗。一切都看厌了,岁月在麻木中流逝着,那些低矮、破旧的草屋,那条干涸的河流,那些木偶般的乡亲,那些凶狠奸诈的村干部,那些愚笨骄横的干部子弟……当时我曾幻想着,假如有一天,我能幸运地逃离这块土地,我决不会再回来。”
遥远的他乡是一种诱惑。诗人汪国真有句名言: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熟悉的地方没有新的风景,残存在脑海中的是旧的风景。”文学创作,需要一个广阔的自由空间,需要一个博大的社会舞台。而狭小的故乡,却不能给予这样一个绚丽的舞台。生于斯长于斯,长久的平面凝视,切身的痛苦体验,令人生厌的生活场景,都被自己的步履踏平。故乡太小,让人看不到外面广阔的天空,“一点生机都没有!灰朦朦的天,灰朦朦的地,灰朦朦的房子和空气。”青山明月也已兴味索然。精神已经疲惫,激情也已不再,情感更已淡漠,甚至愤青过的一切也不再能够激起愤怒,迫切需要寻找另一片风景。渴望逃离,走向漂泊成为来自心灵深处的狂野呼唤。
建设先生的回望故乡是从原生态故乡到文学故乡的超越。“故乡文学”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具有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感与时代价值。沈从文说:“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建设先生笔下的故乡并非仅仅是自己的家乡,故乡是一个远比家乡更为厚重的生命印记。囿于家乡那块狭小的土地,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局限,闭塞环境的羁绊,思维认识高度的制约,也许很难写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能够承载社会历史价值和人文意义的优秀文学作品。山村无大家,僻地难辉煌。跳出家乡有限的狭隘视野,站在一个视角广阔的巨大空间,凝眸回望那个承载着悠远历史的故乡,故乡文学才能完成最后的华丽转身。从逃离故乡到回望故乡,再到文学故乡,这是一个作家文学创作的历史轮回,也是从原生态故乡到文字故乡的路径选择。建设先生的《澧岸听风》是站在历史、社会和人性的制高点上,对童年故乡的深情回望,是对曾经的生活场景的哲学反思,是原生态故乡的提炼升华。
只有站在社会和人性的高地上,一次又一次回望故乡,才能发现故乡之美,故乡之真,故乡之善。当你离开时,故乡巳不再是你的故乡了。梦魂牵绕的只是梦中的故乡。席慕容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幽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他们把故乡被打造成了一个美丽的桃源,一个纯净的心灵港湾。在作家笔下,或许那满街的狗屎,一脚的泥泞,灰黑的老屋,粗俗不堪的村姑等等早已不见,仅剩下“家乡是一汪清泉,干净、清凉、柔和,没有都市的喧嚣和浑浊。”建设先生的《农村电影场儿》《习楼二簧戏》《诗风书韵带雨来》是那样的坦诚、质朴和充满人性。我从他的书里看到的是一股纯正刚烈、执着豪放的中原之风。他笔下的故乡是如此的清澈而宁静,字里行间无不是满目春色,日丽蓝天。
那个曾经愚昧落后的原生态故乡,殷殷回望之后,经过建设先生的精心创作,脱胎换骨,凤凰涅槃,获得了新生。原生态故乡的人物、故事和景致已被彻底打碎,作家按照自己的审美方式,揉进众多的其他文学元素,包括民族的、城市的、社会的、国家的甚至是世界异域他乡的,并大量融入了作家个体对人性及社会的主观深刻感悟和理性思辨,最终演绎变幻为包含多种文化元素的浪漫或现实的精巧故事。故乡由肮脏变得洁净,由愚昧变得智慧,由丑陋变得美丽,由狭小变得宽广。从而,原始故乡经过华丽的转身,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美轮美奂异彩纷呈的文学故乡风情大画卷,如此的美丽鲜亮,光彩照人,如此的感天动地,流芳千古。我读建设先生的文章,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写了一篇名叫《总把叶邑作汴州》,表达着他对“故乡”的一种怀念和赞美的情愫。文字亲切真诚,我忽然感觉到他的故乡原来一直这样美丽着,而且还会有更加辉煌美丽的明天,文章里对故乡寄予了美好的期望与祝福……
对于故乡,也许我们一生都走不出乡音与乡愁,随着作者朴质的文字走进作者笔下的那个世界,我如同行走在熟悉的田野上,感叹作者对故乡有着这样一份悠长难忘的情致。
曾经因为害怕乡村里的偏僻清贫,曾经我们向往都市的繁华和喧闹,如鸟儿一样拼命想飞出山林,无数次幻想过外面精彩的世界是多么美妙……如今,行走在城市的街灯里,却如此深切的怀念乡村里的宁静和纯朴,故乡是心底最温柔的牵挂与思念。
从《澧岸听风》,能看到建设兄人生路上留下的一个一个坚实的脚印。他的《银杏翠竹映古寺》《董寨霸王鞭》《西唐土地穿乡行》记录了乡村的生活,那么多真实的记忆,那么多熟悉的感受,都蕴藏于字里行间。
从建设这些细腻朴素的文字中,我找到了似曾相识的记忆,惟一不同的是,我带着眷恋和梦想离开那个山村的时候是在一个美丽的秋天,依依告别大山深处的家园,和风中挥手的母亲……
建设的故乡,不单是以水美而出名,朴质中透着富贵之气,让人流连在她的身影中,不会忘记。
水清则无鱼,我家门前也有一条河流,细水长流,很少见鱼儿游动,而螃蟹是却多得密密麻麻,记得小时候我也挽着裤脚,赤着脚儿,翻开鹅卵石,去捉螃蟹,却被吸附在小脚背上的吸血“蚂蝗”吓得大哭起来,以后再也不敢下河了……现在想来依然心有余悸。
建设对家乡的风土人情作了详细的介绍,读他的文字,让我怀念故乡,惦记故乡的山水,还有对那里的风传统俗,如此种种记忆……
正应了一句老话,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读《澧岸听风》,我读到了建设先生的一番感慨,就理解了文章一开始就对美丽的家乡进行了赞美,是因为他对故乡情有独钟,赞美不喋,所以“我”爱屋及乌,才对叶县这么热爱,她足可以与我的故乡媲美,故乡是单一纯洁的美……
建设先生一路走来的足迹,“文字”是楼梯,是桥梁,让作者爬得更高,走的更远……作者一直坚持在写作,怀揣着一个文人的梦想,用一支笔描写他丰富的人生,这让我想起一位文友的话:“把写作持之以恒,必有收获,文字在中国由来有用武之地的……”可以看出作者也是在这些与文字有关的经历中不断成长,以至今天回头看看,真该好好感谢生命里踩过的这些坚实的脚印。
读《澧岸听风》,心中忽然生出很多感慨来,感激建设先生,开阔了我的视野,让生活多了一些精彩,也多了一些收获,也感谢建设先生让我有机会来读《澧岸听风》,收获一地思想,飞扬一腔乡情。
回望故乡,心情如此安静沉寂。故乡,在我从容地收获、欣赏和注视中,我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美丽,圆满和美妙。回头总结过去的岁月,生命中所有的遗憾,便可以轻轻地无怨地消融在冬季漫无边际的静寂之中,新年伊始,万物生机勃勃,让我扬起头,继续在阳光下行走。 以“故乡”为原点,视角穿透自己的故园童趣,翻越自己的人生旅途,链接亦庄亦谐的乡人乡事,折射出与父老乡亲交往的心路历程和感怀教益,淳朴乡情洋溢于字里行间,恋乡情结跃然纸上,精神穿行力透纸背。与他的多色又沧桑的人生经历成正比,建设兄的关于故乡的系列散文不仅格外浑朴而厚重,而且还显露出深深的自信与明显的沉重。概览《澧岸听风》,章章都有重心、篇篇都有看点,这得益于他拥有的浓烈乡情、深切体验,更得益于他艺术的表现手法:青春陈词、零度叙述和反思诉求。
青春陈词是《澧岸听风》的基本色调,也是建设先生关于故乡系列散文的特质之一。建设出生贫困乡村,童年的苦难积攒了太多的质朴内核和文心灵气。彼时,走出乡村只是他童年的梦想,却也成就了他丰富的草根素养。一物一人,人在物中;一事一理,理在事里;一文一议,议在文内。每每从容陈词,篇篇美不胜收。“虽然我们走遍世界去寻找美,但是美这东西要不是存在于我们内心,就无从寻找”(爱默生语)。
零度叙述是《澧岸听风》里大多散文篇什通用的行文技法。哲人云:心灵往往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爱的地方。建设走出乡村以后,须臾不敢忘却父母的养育之恩、故乡的养育之情,所经历的沧桑并不妨碍他的心灵抵达故乡情,他深深懂得:心灵美比外表美美丽,外表美只不过是外表,心灵美虽然看不见,但可以感受。因此,他的系列故乡散文行文显得毫不掩饰、从不虚构、永不矫情。无论写人,还是状物,在行文上,从柔情脉脉的柔版,到热情焕发的快板,直面叙述、温情表达,酣畅淋漓;在文风上,从来龙去脉到起承转合,将每一个事件,哪怕是每一个细节,都诠释得极其详尽完美,给读者提供了从未被重视的乡情民意观察视角,让读者尽享纯正体验,分享审美情趣。
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与大多数写景散文不同,建设的这些写景散文,首先赐予大自然浓烈关切情怀、善于“贴着”大自然写,使得大自然在我们面前是无蔽的、灿烂的,大自然变得温情脉脉起来,丰满的质地洒满地平线。总之,他这些散文通过零度叙述,一系列故乡人物矗立在我们眼前,故乡如画的风景犹在我们面前再现。
建设从乡村到叶县县城,踏平沧桑,一路如歌如泣。毋庸置疑,他的人生经历为其散文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个人经验、社会阅历、厚重沧桑和内心检视。同时,也促使他对自然和社会、现实和历史、当下与未来进行了一系列探寻,用多重视觉和视角观察生活。他叙述的对象和客体真实,他的叙述方式和特色是温情,使得他的散文创作视野开阔,以故乡为出发点却不局限于故乡。建设的散文,无论写人,还是记事、纪实,更注重接受现代与后现代文学的影响,将个体经验和社会变迁、人类处境并置处理,是故乡与沧桑、存在与虚无、现象与本质惬意重新构建和延伸。这些散文着眼细节,善于运用大量风俗民情营造色彩斑斓的意象,体现出丰富的张力。零度叙述使得长伟的散文风格温情脉脉、婉转悠扬。
故乡是美的,美在明月中;故乡是美的,美在乡音里;故乡是美的,美在一草一木;故乡是美的,美在情感里。当别人不理解你对故乡的情感时,你就细细品味、独自享受吧,因为那时候,故乡是属于你一个人的。在建设眼里,最初的乡愁和望乡的滋味,当然是被送别的目光点燃的。渐行渐远的是燃烧的乡愁,渐行渐近的是立体的思乡情结。拥有距离,距离让乡愁有了长度;拥有思念,思念让乡愁有了高度;拥有比较,比较让乡愁有了宽度。拥有乡愁,真苦涩,幸福的那种;怀着乡愁,真幸福,苦涩的那种。
把散文创作由故乡的具体层面,一步步推向思想与精神的广袤空间,把自己深深切入读者阅读领域,把思乡之切、望乡之念、回乡之情、入乡之趣,导入到怀乡之愁、报乡之门,这既是建设先生散文艺术的不凡功力和过人之处,也是《澧岸听风》所要表达的和最有价值的要义所在,更是建设先生关于故乡系列散文的审美领地,一如泰戈尔所言:“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建设兄让人更直接地触到内心深处热热的脉动,这些篇章里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人间最美的温情……我喜欢这样的文字,它大气磅礴,能够感受到一种胸怀;它正气高昂,能够提升一种精神;它低吟浅唱,能够听到文字深处的美妙回声。
建设先生的文字是向上的,昂扬的,充满正能量的。读他每一篇都能感受到他独立的思想,正直奋进的人格力量,纯真如火的生活热情。他把浓浓的情感寄情于家乡的澧水河畔,一路行走一路歌唱,与澧水共谱一曲温暖的歌。
捧读《澧岸听风》,也是在品读建设兄精彩的一生,每每掩卷之时,总能回味到一种让人难以一言以蔽之的重量感,一份凝重的深情。
在散文这个文学创作的大花园里,乡土散文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某些式微迹象,可它依然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一大批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作家。也就是说,我们对于乡土散文的生存现状和前景,不必过于悲观,纵览当下的乡土散文,我们确实发现乡土散文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它在散文这个文学创作的大花园里不是阳春白雪而是下巴里人。但要看作家是否有真情写出变化着的乡土,是否写出了过去的乡土生活的余味,是否有切身的生命感受和发自内心的爱与感恩。李建设笔下的乡土风情、乡村人物,无不充满感情色彩的,或叹,或哀,或赞,或喜,带着深深的感恩和敬畏。
李建设乡土散文的立足点,写山水,写村寨,写人情,写乡情,写亲情,写绿树,写青草,写庄稼,写衣食住行,信手拈来,有鼻子有眼,一写就能娓娓道来。这酣畅淋漓的写法,让我们确实读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风有雨有幸福也有痛苦的乡间,不仅有了湿漉漉的线条分明的轮廓,还有了那么一点隐隐绰绰的魂魄,于字里行间流水一样淙淙流淌,涌动着浓浓的留恋和淡淡的乡愁,很柔和,很细腻,很温暖,很质朴,有局部的精细,也有整体的豁达。读起来像酒一样让人醉,极像漫步在落着细雨的乡村小镇。
李建设的乡土散文,区域的独特凭着这里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发展理应得到在别处不可预见的效果,在这块土地上出生成长但后来走出去的人,他们或许更具代表性,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前后两种变化或许更具说明力。真正高明的文学创作以及一切艺术创作,都缺少不得反观生活这一环节。如果缺少了这一环节,只是一味地反映生活,如此说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同样适用于艺术创作。忠实地反映生活,是最基本的创作原则,但需要在此基础上,将这种生活摆放到更为广阔的生活舞台里去打量和审视,并对此作出自己独特的判断和思考。这是乡土散文的视野问题。
乡土散文语言表述独树一帜。土生土长的语言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要拒绝拿来主义,不能全篇都是土话。当然也不排除使用土话而把文章写得相当漂亮,与之相匹配的语言也应该是越朴素越好,越能感染人和打动人。李建设的散文《夏李恋,关帝情》用了大量的夏李方言,很好地体现了夏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俗,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优美的夏李风情画。
李建设写出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乡村生命的敬重,写到了故乡人物的悲苦坎坷的生活,展现的是故乡人豁达、快乐的人生观,表达的是作家对故乡人骨子里的坚韧精神的敬重;展示的是故乡人安贫乐道的生存哲学;叙述的是故乡人的质朴、真诚、善良和智慧;流露的是他对故乡语言的依赖和固执的坚守,这看似一种传统的思维,却见出了李建设对乡村之文脉的留恋,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乡土的热爱、依恋,甚至还夹杂着些许无可奈何的慨叹,以及对在经济大潮中即将变得似是而非的淳朴乡土人情的极力挽留。通过他的描绘或讲述与之有关的人或事来展示故乡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让读者在感性的文字里感悟到了理性的力量。一句话,以散文记录心灵的轨迹来感悟生命的同时,也折射出时代的变革,使他的散文创作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证明他的散文创作已经超越了朴素的叙述和追求灵动中见深沉的创作风格。
写乡土散文,不能面面俱到,不如钻死胡同一钻到底,写别人没有写过的,写别人不可能写的,认识自身的优劣,扬长避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叙述方法和创作风格,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乡村是什么?乡村是一种包孕了多重因素的文化符号,它既是童谣,是梦,是儿歌,也心灵的港湾、温馨的回忆。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村是与庙堂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存在。那些身在庙堂之上的文人墨客们或者是像陶渊明一样退隐,或者像王维一样为了进一步升迁积蓄力量。有过“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体验,他们才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自得。就是在现代社会里,乡村依然是与城市工业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存在。城市代表着大机器工业化生产,优渥的物质生活条件,我国21世纪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城市人口、小城镇人口要达到多少多少。正因为乡村与城市的不平等性,通过各种方式向城市辗转挺进的乡村人口才会越聚越多。君不见每年的高考中,农家子弟是如何拼着命地游往城市的岸头;君不见每年的春节过后,那些被城里人称为“农民工”的人是如何扛着大包小包匆匆奔跑在南下打工的铁道线上……事例种种,不胜枚举。然而,有一点是许多人的共识:乡村生活自然、宁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似乎没有城市生活的杂嚣而烦乱;乡村里人际关系的简单、纯朴,似乎没有城市里的勾心斗角与尔虞我乍;乡村里空气清新、食品绿色,似乎没有城市里的环境污染、空气浑浊……因此,对于那些生存之境在城市、生命之根在乡村的准城市人口而言,回忆乡村某种意义上便是对现实的生活的批判,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全是建立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上;对于那些仍然在向城市挺进的旅途之人来说,当他们在整理行囊的时候,回忆乡村便成为其最好的安神剂,因为今天心灵的休息,便为明天的上路提供充裕的能量。
在我国现当代文学里,乡村文学的主题更多是是承担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承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现代作家沈从文在“湘西系列散文”里竭力描绘湘西地貌风情,表现人与人的自然关系,其实质上是作为“乡下人”的作家对于现代城市文明的心灵拒绝;而当代散文作家周同宾在开掘乡村题材时,已经注入了“五四”精神,体现了作者对乡村人生“哀其不争,怒其不幸”大胆批判,全然超脱了肤浅的乡情、乡思。在时代的列车到达当代的市场经济社会后,作家们的写作个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所有的作家均在叙述乡村生活,读者会由于题材的雷同而产生厌烦;如果作家们都在忙于倾诉个人“欲望”,表现出对于城市消费文化的极大热情的时候,有一个人坚持书写乡村,那么这个人可能就被媒体关注,这个人也极有可能成功。李建设先生当年一直在“一个人的村庄”里默默地刨土种地,在广种薄收中煎熬日子的时候,深切体会到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他写其最为熟悉的“夏李”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写“夏李”的人事风情、四季生活。对于《澧水东流去》而言,它有这样两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曰“真切”。散文本来应该是最真实的文本,但是长期以来当代散文写作中弥漫一种“虚假”的氛围,一些写作者为了追求所谓的“意境”,而不惜任意扭曲写作对象。就拿乡村生活而言,仿佛都是人间天堂,都是“海市蜃楼”,可现实的乡村生活如何,只要有一丝乡村生活经验的人、只要有一丝良知的人绝不会产生这样的判断。李建设的《澧水东流去》,以《人间灯火正璀璨》等29篇精美的散文,还原乡村风景,流连乡里人生,寄情乡土乡风,充分表现出了一位基层作家的认真与细腻。如《古柏千年荫后人》《山村又闻稻菽香》《柴米油盐酝诗情》等篇有点像国画那样散点透视的构图,似乎在漫不经心之间交代了乡村人的生活状况。而这种生活状况,似乎就是有过乡村生活经验的人们所经历过的那一幕幕场景。还有《身卧福地惠子孙》《金秋桂花香》等篇什,所描写的生活也似乎是我们这些拥有乡村生活经验的读者们所熟悉的。正如散文评论家喻大翔博士对散文之“真”阐释的那样:“‘散文的真’可分为五层次:一、对象的真,二、主体的真,三、时代的真,四、文化的真,五、人类的真”。李建设的这组“乡村散文”在“对象的真”这个层面上,又达到了“主体的真”、“时代的真”、“文化的真”、“人类的真”。
二曰“鲜活”。鲜活者何也?鲜活就是对事物进行描摹与刻画的时候,使其达到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地步。在乡村散文的写作中,“真切”仅仅是事物真实状态的还原,而“鲜活”是融注写作者个人情感体验所传达出的一种新鲜与生动的阅读滋味。没有“鲜活”,“真切”只是简单的状态扫描;有了“鲜活”,山川景物、风土人情一下子就活泛起来了,仿佛有了生命力。要做到“鲜活”,必须把握这样几点:一是对事物敏锐的观察,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二是要有较为圆熟的语言文字表达功力,把所见者用生动的文字加以记录。对于李建设来说,他的人生在昆阳大地展开,他的情感在昆阳大地形成,他的一切的一切,全部是昆阳大地所赐予的,他与昆阳文化的亲密接触,自然在情感上没有任何隔阂。加之,他由乡入城,成为一个在生存境遇上的城市人,这就形成了其敏锐的观察视角,使其文字中有种“鲜活”的力量。这些生动而鲜活的乡土语言,恰倒好处地传达了作者的乡土情感。
要写好乡土散文,就要好好拜读李建设在《澧水东流去》一书中发表的29篇散文,李建设没有把自己当专家学者、当导师牧师、当思想家,就是不把自己当散文家。把自己当专家学者的,总想在散文里放一些学术知识和信息量,比如历史、人文等,好像这样才既显得自己博学多才,显得作品厚重。结果是生搬硬套,生拉硬扯,生吞活剥。文字又冷又硬,行文又僵又死,内容又粗又糙,情感又虚又假。写自然风光的,往往卖的是导游图;写思想哲理的,往往上的是政治课;写历史文化的,往往开的是文史馆;写日常生活的,往往记得是流水账;而写时代现实的,往往喊的是大口号。把自己当导师牧师的,总把读者当学生和教徒。他们总想在散文里给你传经布道。于是,他变得喋喋不休,夸夸其谈。想把人的一生都难弄明白的道理,都在一篇散文里给你讲完。遗憾的是,这些道理往往他自己都弄不明白,却试图给读者灌输,灌输的结果是,读者被灌晕了。把自己当思想家的,总会在散文里谈黑格尔、谈孔夫子,谈宗教、谈禅意,谈天文、谈地理,谈哲学、谈人生。其知识无所不包,其思想无处不在。问题是,不少散文作者不是哲人,没有思想,他们的作品也就注定了假大空。
李建设在《夏李溯源》这部新书中,通过《夏李的由来》《井深情长》等篇章,写出了他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李建设是一个从乡村里走出来的乡里人,乡下有李建设的乡里乡亲,当年从乡里走出来的时候,乡亲们一再对他说,走出了乡下别忘你的根永远在这里。这些年来,因为乡情的萌动,李建设写起了乡土散文,他写他熟悉的,他体验的,他感受的,他参与的,他回味的,他经历的,他的童年和他的少年;写他的乡里乡亲豁达质朴大度的情怀,用很自然很平淡的白描手法来叙述乡亲们的激情如火的追求与向往,他们的故事深深刻在李建设记忆里,李建设的散文是他的真情流露,是李建设对于父老乡亲的真善美的赞颂,字里行间倾注着李建设的真情实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我读《老家旧事》
下一篇:迟子建和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