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靖华雕像前的沉思
- 作者: 郭进拴
- 编辑: 王翔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1443
时间: 2023-11-06 15:00:24
2018年7月,我在卢氏参加《奔流》文学院第七期作家研修班,有幸得到了汝州乡友——《三门峡日报》社卢氏记者站站长、卢氏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牛富江赠送我的一套《教泽碑》拓片,我如获珍宝,爱不释手。
卢氏县最驰名的文化景点当属为曹靖华之父曹植甫所建的“尊师亭”。亭内由鲁迅先生撰写书丹的《教泽碑文》,是鲁迅著作中唯一的碑记。毛泽东曾赞誉是“以不朽之文传不朽之人”。
2018年7月29日上午,我们参加奔流文学院第七期研修班的全体学员来到了位于卢氏县城东滨河路与东明路交叉处的卢氏县高级中学南门口的曹靖华先生塑像和教泽碑亭参观游览。
据卢氏县委宣传部的张亚飞女士介绍,这里是继五里川中学院内教泽碑亭之后卢氏又一处纪念卢氏文化名人曹靖华先生的人文景观。
面向卢氏一高南大门,左侧为教泽碑及碑亭,右侧为曹靖华先生塑像。两个建筑隔路相望,互为一体,庄严肃穆。教泽碑高二米、宽60公分左右,呈四方形,柱状。有碑帽及碑座。碑正面书:二零零九年十月十七日 曹植甫先生教泽碑 中共卢氏县委 卢氏县人民政府敬立。其他三面以全文镌刻鲁迅先生为曹靖华父亲曹植甫手书的《教泽碑文》。
教泽碑由碑亭保护。亭高、宽五米左右,全亭以灰色大理石相嵌而成,双层顶,四柱。上碑亭平台有台阶四步,平台四周有大理石石凳供游人休憩。碑亭正面石柱以对联形式镌刻毛泽东手书,上联:以不朽之文,下联:传不朽之人。
曹靖华先生塑像全高三米、宽一米左右,由座与像两部分组成。座高二米,用黑色面砖镶裹。正面书:曹靖华 (1897年8月11日—1987年9月8日),背面是曹靖华先生的生平简介:“曹靖华,原名联亚,河南省卢氏县人,我国著名翻译家,教育家,散文家,新文化运动先驱,鲁迅先生挚友……”。座上是曹靖华先生的无臂半身塑像,高一米左右,面朝西方,神情凝重,似乎还在回想当年苏联求学时的情景。
鲁迅先生是在民国二十三年(即1934年)写作该文的。此时,时值曹植甫65岁大寿,又是执教45载纪念。一群对其抱有敬仰之情的成年学子,私下里商议为他立碑,以彰其教书育人的恩泽。他们特别委托远在北京的同窗学友、身为恩师儿子的曹靖华为该碑撰文。 接到请托之后,曹靖华感到为难。他认为,为人子者却为父撰写碑文,大为不妥。为难之中,他想到了文坛好友鲁迅。便飞鸿传书,将父亲生平事迹告知,并请其代为撰文。当时正在病中的鲁迅接到书信后欣然答应,一气呵成《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并迅速将该文寄给曹靖华,对曹老先生致以敬佩之意。 在文中,鲁迅自称"会稽后学",高度赞扬曹植甫:"幼承义方,长怀大愿,秉性宽厚,立行贞明,躬居山曲,设校授徒,专心一志,启迪后进,或有未谛,循循诱之,历久不渝,惠流遐迩,又不泥古,为学日新,作时世之前驱,与童冠而俱迈,爱使旧乡丕变,日见昭明,君子自强,永无意必,而韬光巷里,处之怡然,此岂轻才小惠之徒所能至哉。" 让人没想到的是,众位学子精心打制而成的碑石,却遭到了曹植甫的坚决反对。他认为,自己所做的都是很平常的事,绝没必要专门为此立碑赞扬。这一耽搁就是50年,直到1985年,这篇碑文才被当地政府刻在了五里川中学的"尊师亭"中。
1935年,这篇碑文发表在北京出版的《细流》上。同年年底,又被收进了《且介亭杂文集》中。有幸的是,这篇碑文被毛泽东看到,并牢记在心念念不忘。 1945年秋,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和平谈判时,曾到设在重庆的中苏文化协会访问,曹靖华时任中苏文化协会常务理事。当毛泽东听到曹靖华的名字,因与翻译过马恩著作的曹葆华仅一字之差,毛泽东就问他们是不是兄弟。曹靖华回答说不是,并解释说曹葆华是四川人,而自己是河南人。 毛泽东随即又问他是河南什么地方的人。曹靖华回答说:"河南卢氏人。"毛泽东即刻问道:"卢氏有位曹植甫老先生,你可认得?"曹靖华应声回答:"那是家父。"并吃惊地问主席:"家父一生在山区教书,从未出过门,主席未到豫西,怎么知道他的名字?"毛泽东说:"我是从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知道的。鲁迅给他写过教泽碑文,那真是以不朽之文传不朽之人,可惜我不曾到过卢氏,有朝一日倘能到那一带时,一定会拜访你父亲!"
对教育事业曹植甫一腔热情,爱国救国他更是一点也不含糊。 民国二十三年(即1934年)冬,国民党第19路军第60师从开封调至五里川、朱阳关一带驻防,阻击红军第25军北上抗日。春节期间,60师师长陈沛为鼓舞士气,收买拉拢群众,从外地请来一个剧团,在朱阳关小学院内开联欢晚会,曹植甫写一副对联,贴在舞台明柱上:"舞台即是世界,世界便是舞台,演员在演大家,大家都是演员。"并直言不讳面斥陈沛说:"常言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今日寇侵华,步步进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贵军不在前线抗日,却来后方同室操戈,攻打红军,不知师长对此有何评论?" 一通斥责让陈师长面红耳赤,支支吾吾辩解:"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敝人是身不由己,旨意难违……"不等他说完,曹就气愤质问:"那么天意、民意、世情、国情能违吗?岂不知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民心更不可违。" 更让人感动的是,1946年夏天,内战爆发,李先念率领一支队伍从中原突围后进入伏牛山区。由于当地群众不了解情况,看到大批军队进驻,纷纷躲避逃离。造成队伍粮草奇缺,很多战士甚至饿死在行军途中。 这时,曹植甫的一位学生贺老汉提出:曹植甫是这里最德高望重的人,只要他站出来说句话,大家都会听的。部队首长当即派人前去探访,并邀请他到军部一叙。时年77岁高龄的曹植甫看完信后,不顾年迈,当夜即赴军中与其商量筹粮备战之事。 第二天,他便召集当地各界人士,召开地方人士座谈会,当场发表当时足以让他掉脑袋的"赤色宣传",号召群众支持中原军区部队。在他的振臂高呼下,不过数月时间,就筹来150多万公斤粮食,帮助部队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1958年10月,曹植甫先生在家乡去世。
曹靖华(1897~1987) ,原名曹联亚,1897年8月11日出生于卢氏县五里川镇路沟口村。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毅然剪去辫子,考入县立高等小学。1916年,考入开封省立第二中学。1919年的早春二月,“五四”运动前奏的阵风吹拂得古老开封年轻了。省立第二中学师生的思想象春风一样欢快活跃。此时的曹联亚自改名为曹靖华。伟大的“五四”运动传到开封,青年学生立即行动起来,声援北京学生的正义斗争,曹靖华是河南省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五四”运动后,曹靖华发起组织了开封第二中学“青年学会”,常与安徽芜湖五中的蒋侠僧(蒋光慈)和北京“少年学会”的赵世炎联系。他还同几位爱好文学的同学一起自筹经费,于1920年元旦创办《青年》半月刊。曹靖华既是《青年》的主编,也是主要撰稿人,发表有《青年与新年》、《女学生监狱》等文章、新诗十余篇。《青年》每期印数四、五千份,共出版7期,在省内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20年春,曹靖华和屠亚超二人被推选为河南省学生代表,赴上海出席全国第一届学生联合会,在会上认识了留日学生代表李达和另一代表张静庐,受到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更大启发。
1920年夏,曹靖华到上海泰东图书局当校对。不久进入设在渔阳里六号的外国语学社学习。1921年元月上旬,经蒋光慈介绍,靖华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与任弼时、肖劲光、刘少奇、罗亦农等为同学。教师杨明斋,主要讲《共产党宣言》. 1921年3月,曹靖华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该校是第三国际举办的培养东方各民族革命干部的大学校。学生来自东方各国,中国的留学生有20多人,被编为中国留学生班,学生有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曹靖华等。在莫斯科,曹靖华结识了瞿秋白。瞿秋白当时是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特派员的身份前往莫斯科的,主要任务是考察苏联十月革命后的实况。
瞿秋白告诉曹靖华,是李大钊同志想方设法把他们20多人选派到苏联来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各种革命人才和各方面的干部。苏联革命胜利了,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中国人民还正在同敌人做殊死斗争,需要苏联的经验,需要苏联的书,尤其像《母亲》这样的书。普罗米修斯是一位传说中从上帝那里把天火偷取到人间的英雄,中国留学生也是来偷取天火的,这天火就是苏联的革命经验,就是革命的宝书。中国的奴隶已经要起义了,他们正在等待着武器弹药,让我们作个给起义的奴隶们偷送天火的人吧。在瞿秋白的引导下,曹靖华开始了新的人生,并为之奉献了一生。
1923年,曹靖华回国。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红楼图书馆二楼的办公室里接见了他。而后安排曹靖华暂到北大俄语系做旁听生,一边学习,一边在学生中开展革命工作。
曹靖华在北大学习期间,结识了鲁迅先生。1923年,瞿秋白也由莫斯科回到了北京。因此,瞿秋白、鲁迅、曹靖华3人经常在一起商讨工作,谈论文学,成了二十世纪著名的文坛三友。就在1923年6月4日,曹靖华的处女作三幕长剧《恐怖之夜》在当时颇负盛名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发表了。同年,曹靖华翻译的第一部作品-俄国作家契诃夫的话剧《蠢货》在瞿秋白主编的《新青年》季刊上发表了。从此,曹靖华踏上了文学与翻译的漫漫征程,以笔为刀枪,进行战斗。
1924年,曹靖华参加了中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未名社》的筹备会议。不久,《未名社》正式成立。全社成员有韦素园、曹靖华、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导师鲁迅。1925年春,曹靖华奉李大钊所派到河南开封国民二军给苏联顾问团当翻译。国民军二军军长胡景翼,亲自接见了俄语翻译官曹靖华。渐渐地,曹靖华与苏联军事顾问团的瓦西里耶夫(汉语名为王希礼)成为好朋友。为了帮助王希礼把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翻译成俄文,曹靖华在短短时间内给鲁迅写了4封信,鲁迅回了4封信,还给俄译本写了一篇序言、一篇自传,寄了一张近期照片。不久,王希礼翻译的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俄文本正式出版。1926年初,国民二军在河南失败,曹靖华于枪炮声中在开封夷门脱险,回到了北京。
曹靖华到北京后,李大钊又召见了他,委派他到广州国民政府担任苏联高级军事顾问加仑将军的翻译,以沟通加仑将军和蒋介石之间的联系。
1926年端阳节,曹靖华身着国民革命军戎装,陪同着身材高大的加仑将军,出现在广州珠江岸边,紧锣密鼓筹备北伐。1926年7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发出“北伐宣言”. 9日,革命军出师北伐。8月31日,北伐军抵达武昌城下。9月4日,蒋介石下达“限48小时攻下武昌城”的命令。但攻城历时三天三夜都未能攻下,而且北伐军伤亡惨重。无奈之下,蒋介石只好率总司令部进军江西。
在转战江西途中,加仑将军神秘地劝曹靖华请假离赣。就在曹靖华离开江西3天,蒋介石开始了“清党”,杀害共产党人,随后又发动了“四·一二”政变。
宁汉分裂后,曹靖华又随武汉政府第二次北伐军北上攻打鸡公山,到达郑州。武汉政府“分共”后,曹靖华于1927年7月化装脱险,借道日本东京再次赴苏,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任教,教授联共党史和政治经济学。
1928年6月,时任共产国际执委、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的瞿秋白来到了莫斯科。在瞿秋白的支持下,曹靖华翻译了《一月九日》、《第四十一个》、《不走正路的安德伦》、《乡下佬的故事》等一大批苏联文学作品。也是在与瞿秋白的密切接触中,曹靖华于1928秋进入国立列宁格勒大学,主讲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汉语,鲁迅作品是他讲课的重要内容。不久,曹靖华又兼教于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此间,他不仅要在两所大学里同时去讲三门课,而且时刻不忘中共方面瞿秋白的重托,从浩瀚的苏联文学海洋里和灿如群星的苏联名作家中去寻觅当时中国革命最需要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他跑遍了列宁格勒的图书馆,翻遍了苏联文学名著。1929年,鲁迅给曹靖华写信,约请曹靖华翻译反映苏联游击战争生活的文学作品《铁流》。鲁迅在信中说,他已拟定了一套新俄文艺丛书,共10部,名为《现代文艺丛书》, 《铁流》为其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1931年五一节前夕,被冠以世界文学名著的长篇巨著《铁流》翻译完毕。曹靖华把《铁流》的译文和其他的复写材料,整齐严实地封成两个包,然后用双挂号信,一包寄法国友人,一包寄比利时友人。再请这些朋友换上新的封皮寄给鲁迅。1932年,《铁流》中文译本在中国隆重出版。鲁迅先生给《铁流》写了编校后记。瞿秋白翻译了绥拉菲摩维奇的《我怎么写<铁流>的》,并给小说作了不少注解。
《铁流》的出版,也厄运多端。原出版商怕反动派杀头,撕毁了合同。鲁迅先生冒着极大的危险,用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名称《三闲书屋》,自己拿了一千元大洋出版的。所谓的“三闲”,是指鲁迅、曹靖华和瞿秋白三人。《铁流》在中国影响深远,尤其对激励大批青年投身革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长征途中,大家都抢看《铁流》,用《铁流》精神坚定革命信仰,鼓舞革命斗志,克服艰难险阻,完成艰苦卓绝的长征。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他生活在苏联,为了给“起义的奴隶偷运军火”(鲁迅语),曹靖华翻译了不少苏俄文学名著,曾被鲁迅先生称赞为“一声不响,不断地翻译着”,如契诃夫的戏剧和小说《三姊妹》、《蠢货》,绥拉菲摩维支的《铁流》,聂维洛夫的《不走正路的安得伦》,西蒙诺夫的《望穿秋水》,瓦西列夫斯卡娅的《虹》,托尔斯泰的《保卫察里津》,费定的《城与年》,肖洛霍夫的《死敌》,高尔基的《一月九日》等,有些由鲁迅设法出版。此外,为了协助鲁迅推动中国的木刻艺术,他在苏联广泛搜集木刻和其他美术作品寄往国内。为此,他与鲁迅书信往来甚为频繁。
曹靖华的散文别具一格,其中的“往事漫忆”和作家本人特殊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很多是回忆当年与鲁迅、瞿秋白的交往,以及如何冲破封锁、翻译出版苏俄文学的经历,这是非常珍贵的。
他的抒情散文,标题也极富诗意,如《片言只语话当年》、《哪有闲情话年月》、《好似春燕第一只》、《叹往昔,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等。有不少是记述与一些苏联著名作家的友谊。我印象最深的是收入《花》中的《凭吊“新处女”》,这是莫斯科郊外一座修道院,后来演变成埋葬俄罗斯著名人士的墓地。曹靖华写到:“‘新处女’呵,远在二十年代我在莫斯科的时候,就常常到你这儿来,尤其是在金色的秋天,在铺满落叶的林荫道上散步,或是静静地坐在石凳上冥想。几十年来,不仅每当跨进你的大门时,万难抑止我心头的跳动,即让我从莫斯科河彼岸远远经过的时候,一瞥见你的塔顶,一望见你的城墙,就立刻从果戈理的《死魂灵》、《钦差大臣》中的群像、场面起,直到富尔曼诺夫的英雄颂诗《夏伯阳》,以及绥拉菲摩维支的《铁流》中的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铁的队伍…这一切一切呵,怎能不在我心头鼓荡呢!每逢到了这里,看到这些碑石和雕像,我仿佛走进了俄罗斯和苏联文学的画廊,那些书中的人物、场面,一个个都浮现在眼前,而它们的创造者,却都在这儿安息呢!”曹靖华饱含激情的文字,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1933年8月,曹靖华从苏联回到中国,化名张敬斋,隐蔽在北平的小汤山,先后在北平中国大学、民国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东北大学、中法大学等校任教授。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牺牲。消息传来,曹靖华不顾个人安危,登台疾呼:瞿秋白是民族的精华,他的牺牲是国家民族的重大损失。1936年6月18日,世界文化巨人高尔基逝世。北平进步文学界于7月10日举行追悼大会。在特务如林的严竣形势下,曹靖华冒着生命危险做了《高尔基的生平和思想》的长篇演说。同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20日噩耗传到北平,曹靖华在讲台上获息后悲恸失声。回家收到鲁迅17日下午写给他的最后一封信,竟成伟人绝笔。鲁迅先生在生命垂危之际。写的最后一篇文章,也是为曹靖华的《苏联作家七人集》作的序。鲁迅的逝世,使曹靖华无限悲痛,同时也激起了他对反动派的极大愤慨。他撰写了《我们应该怎样纪念鲁迅》等文章,激励了无数青年学生纷纷走上革命征途,奔赴抗日前线。1937年秋冬,曹靖华从北平脱险,辗转到达西安,在西北联合大学执教。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周恩来为名誉主席,曹靖华等45人为理事。是年夏,周恩来发电报邀曹靖华立即赶赴武汉。周恩来与曹靖华密切交谈中说“现在国共又合作了,需要翻译人员,你是北伐时期的老翻译人员,大家欢迎你。”在周恩来的提名下,曹靖华任改组后的中苏文化协会理事。在中苏文化协会工作期间,曹靖华担任了《中苏文化》月刊的常务编委。1942年,曹靖华被调到中苏文化协会编译委员会,主编《苏联文艺丛书》。这套丛书收有较多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作品,如《团的儿子》、《人民是不朽的》、《列宁格勒日记》、《俄罗斯问题》、《复仇火焰》等数十部作品。在抗日战争期间,曹靖华翻译了数百万字的苏联革命文学和反法西斯文学。主要有《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保卫察里津》、《油船德赛特号》、《虹》、《侵略》、《征主梦》、《党证》、《望穿秋水》、《死敌》等。在他文学翻译的道路上耸起了瑰丽的丰碑。这些译著,是鼓舞苏联人民反对德国法西斯的精神武器,也是激励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精神武器。
1945年秋,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曹靖华多次见到毛泽东并聆听教诲。9月上旬的一天下午,毛泽东在桂园又一次接见曹靖华、巴金、葛一虹。1946年5月,曹靖华随中苏文化协会到南京。解放战争时期,常到“梅园”聆听周恩来、董必武的教诲。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国盟中央委员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枪杀。7月15日,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由于反内战亦被枪杀。事隔10日,当南京各界进步人士为李公朴、闻一多举行追悼会以后,7月25日,曹靖华收到了李何林先生和他的夫人王振华寄来的闻一多先生专为曹靖华雕制的象牙章。睹物思人,曹靖华更坚定了反内战、争民主、争解放、进行革命斗争的信念和决心。1948年,曹靖华上了国民党搜捕的黑名单。但他不顾个人安危,继续热心支持民主解放运动的斗争。同年7月22日,曹靖华收到一个敬仰先生学识的国民党小特务的纸条,密告特务机关要对其下手,曹靖华立即离开南京,三天后到达北平,化名在清华园文学院任教,主讲现代文学。
1949年2月3日,北平解放后,周恩来派诗人艾青找到了曹靖华。同年4月,曹靖华与丁玲、洪深等一道出席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同年7月,出席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紧接着筹备成立中苏友好协会,任该会研究出版部副主任。同年9月,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整,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曹靖华陪同苏联文化代表团团长法捷耶夫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台上,参加开国大典。10月2日,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在怀仁堂召开成立大会,曹靖华当选为中苏友协全国理事会理事兼北京市分会副会长。1950年,曹靖华担任中国作家代表团副团长赴苏联访问。曹靖华还被特邀参加了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专程赴福建长汀罗汉岭前瞿秋白同志就义地凭吊,写下了《罗汉岭前吊秋白》散文。1953年出席中国文学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担任中国文联委员。1954年出席河南省首届人代会,被选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还被选为出席全国人代会人大代表。同年9月出席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6年2月起赴莫斯科参加苏联保卫和平大会。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后,曹靖华授课之余,一头扑进了散文写作的艰苦历程。在1960年7月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文代会上,曹靖华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同年8月,被选为全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后担任《世界文学》主编。1962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曹靖华的散文集《花》. 1963年,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读了散文集《花》以后,大加赞赏,题诗志贺:
愿花长好月长圆,幻景于今现眼前。
清比水仙幽比菊,梅香暗动骨弥坚。
1965年,曹靖华将历尽艰难保存下来的鲁迅手迹细心整理后,托鲁迅夫人许广平转赠国家。这些手迹占鲁迅现存手迹的六分之一,为鲁迅手迹宝库增添了无价之宝。
在1966年开始的“文革”中,曹靖华横遭迫害。但他对党无限忠诚,即使在每月只发给十几元生活费的情况下,仍按“文革”前的标准交纳党费。1972年,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下,恢复了曹靖华的党组织生活。1973年,曹靖华的第二本散文集《春城飞花》出版。1976年,曹靖华整理、注释的《鲁迅书简--致曹靖华》一书正式出版。据鲁迅日记记载,鲁迅致曹靖华的信件共292件之多,这是鲁迅最后10年光辉战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粉碎“四人帮”后,曹靖华创作了一系列散文,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世界文学》等报刊发表,还出版了散文新作《飞花集》,其中《小米的回忆》还被选进了高中语文教材。1978年,曹靖华参加了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1983年,北京大学为这位文化巨人举办了从事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60周年庆祝会。首都各大报纸和中央电视台、广播电台于当天和次日向国内外播发了大会盛况。不久,《曹靖华散文选》出版。1984年5月,出席全国政协第六届二次会议。6月,应邀任《外国记实文学》顾问。期间,曹靖华年老多病,还担任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鲁迅博物馆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顾问、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
1986年6月底,曹靖华老人最后一次住进医院。1987年5月,北京大学提前为曹靖华举行九十大寿庆典,并举行了隆重热烈的曹靖华学术座谈会。时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亲到医院看望曹靖华这位老学长并送了鲜花。邓颖超送来了贺信和花篮。苏联驻华大使特罗扬诺夫斯基受列宁格勒大学校长的委托,授予曹靖华列宁格勒大学名誉博士学位的荣誉,并郑重地给老人颁发了博士学位证书。8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曹靖华各国人民友谊勋章。
1987年9月8日,曹靖华与世长辞。遗体上覆盖着红旗,上书“一代宗师”四个大字。9月2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社会名流、曹靖华生前友好以及亲属300多人参加了曹靖华的追悼会。他的骨灰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至20世纪90年代初,又回归故里,安放于卢氏县烈士陵园。
游子是母亲心头的风筝,感情的线缕,把故乡和曹靖华水远联系在了一起。不用叩问历史的门环,不用翻阅发黄的书页,故乡的每寸泥土里,都蕴藏着思念他的乡情。说不清故乡为他开了多少次纪念会了,而曹靖华雕像的修建,更说明故乡人民对这位文坛才子的厚爱。不久的将来,曹靖华故乡的文学戏剧工作者,还将把他的音容笑貌,展现在电视屏幕和戏曲舞台上,让人们一睹风彩。
我终于从遥远的历史和海阔天空的思绪中回到了现实,在曹靖华雕像前漫步,我的眼前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引人沉思的土地。清悠悠的洛河水,像往常一样汩汩地流着,曹靖华还活着,他活在故乡卢氏人民的心里,故乡思念他的深情凝固了,凝固成了一座规模巍然的曹靖华先生塑像和教泽碑亭。那仿古建筑,飞檐挑角,朱栋曲栏,依地而建,错落有致,精工雕刻的石栏,花砖铺砌的平台,一字字,一行行,对先贤的推崇、仰慕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当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曹靖华先生塑像和教泽碑亭时,我的心却永远留在了那里!!
卢氏县最驰名的文化景点当属为曹靖华之父曹植甫所建的“尊师亭”。亭内由鲁迅先生撰写书丹的《教泽碑文》,是鲁迅著作中唯一的碑记。毛泽东曾赞誉是“以不朽之文传不朽之人”。
2018年7月29日上午,我们参加奔流文学院第七期研修班的全体学员来到了位于卢氏县城东滨河路与东明路交叉处的卢氏县高级中学南门口的曹靖华先生塑像和教泽碑亭参观游览。
据卢氏县委宣传部的张亚飞女士介绍,这里是继五里川中学院内教泽碑亭之后卢氏又一处纪念卢氏文化名人曹靖华先生的人文景观。
面向卢氏一高南大门,左侧为教泽碑及碑亭,右侧为曹靖华先生塑像。两个建筑隔路相望,互为一体,庄严肃穆。教泽碑高二米、宽60公分左右,呈四方形,柱状。有碑帽及碑座。碑正面书:二零零九年十月十七日 曹植甫先生教泽碑 中共卢氏县委 卢氏县人民政府敬立。其他三面以全文镌刻鲁迅先生为曹靖华父亲曹植甫手书的《教泽碑文》。
教泽碑由碑亭保护。亭高、宽五米左右,全亭以灰色大理石相嵌而成,双层顶,四柱。上碑亭平台有台阶四步,平台四周有大理石石凳供游人休憩。碑亭正面石柱以对联形式镌刻毛泽东手书,上联:以不朽之文,下联:传不朽之人。
曹靖华先生塑像全高三米、宽一米左右,由座与像两部分组成。座高二米,用黑色面砖镶裹。正面书:曹靖华 (1897年8月11日—1987年9月8日),背面是曹靖华先生的生平简介:“曹靖华,原名联亚,河南省卢氏县人,我国著名翻译家,教育家,散文家,新文化运动先驱,鲁迅先生挚友……”。座上是曹靖华先生的无臂半身塑像,高一米左右,面朝西方,神情凝重,似乎还在回想当年苏联求学时的情景。
鲁迅先生是在民国二十三年(即1934年)写作该文的。此时,时值曹植甫65岁大寿,又是执教45载纪念。一群对其抱有敬仰之情的成年学子,私下里商议为他立碑,以彰其教书育人的恩泽。他们特别委托远在北京的同窗学友、身为恩师儿子的曹靖华为该碑撰文。 接到请托之后,曹靖华感到为难。他认为,为人子者却为父撰写碑文,大为不妥。为难之中,他想到了文坛好友鲁迅。便飞鸿传书,将父亲生平事迹告知,并请其代为撰文。当时正在病中的鲁迅接到书信后欣然答应,一气呵成《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并迅速将该文寄给曹靖华,对曹老先生致以敬佩之意。 在文中,鲁迅自称"会稽后学",高度赞扬曹植甫:"幼承义方,长怀大愿,秉性宽厚,立行贞明,躬居山曲,设校授徒,专心一志,启迪后进,或有未谛,循循诱之,历久不渝,惠流遐迩,又不泥古,为学日新,作时世之前驱,与童冠而俱迈,爱使旧乡丕变,日见昭明,君子自强,永无意必,而韬光巷里,处之怡然,此岂轻才小惠之徒所能至哉。" 让人没想到的是,众位学子精心打制而成的碑石,却遭到了曹植甫的坚决反对。他认为,自己所做的都是很平常的事,绝没必要专门为此立碑赞扬。这一耽搁就是50年,直到1985年,这篇碑文才被当地政府刻在了五里川中学的"尊师亭"中。
1935年,这篇碑文发表在北京出版的《细流》上。同年年底,又被收进了《且介亭杂文集》中。有幸的是,这篇碑文被毛泽东看到,并牢记在心念念不忘。 1945年秋,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和平谈判时,曾到设在重庆的中苏文化协会访问,曹靖华时任中苏文化协会常务理事。当毛泽东听到曹靖华的名字,因与翻译过马恩著作的曹葆华仅一字之差,毛泽东就问他们是不是兄弟。曹靖华回答说不是,并解释说曹葆华是四川人,而自己是河南人。 毛泽东随即又问他是河南什么地方的人。曹靖华回答说:"河南卢氏人。"毛泽东即刻问道:"卢氏有位曹植甫老先生,你可认得?"曹靖华应声回答:"那是家父。"并吃惊地问主席:"家父一生在山区教书,从未出过门,主席未到豫西,怎么知道他的名字?"毛泽东说:"我是从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知道的。鲁迅给他写过教泽碑文,那真是以不朽之文传不朽之人,可惜我不曾到过卢氏,有朝一日倘能到那一带时,一定会拜访你父亲!"
对教育事业曹植甫一腔热情,爱国救国他更是一点也不含糊。 民国二十三年(即1934年)冬,国民党第19路军第60师从开封调至五里川、朱阳关一带驻防,阻击红军第25军北上抗日。春节期间,60师师长陈沛为鼓舞士气,收买拉拢群众,从外地请来一个剧团,在朱阳关小学院内开联欢晚会,曹植甫写一副对联,贴在舞台明柱上:"舞台即是世界,世界便是舞台,演员在演大家,大家都是演员。"并直言不讳面斥陈沛说:"常言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今日寇侵华,步步进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贵军不在前线抗日,却来后方同室操戈,攻打红军,不知师长对此有何评论?" 一通斥责让陈师长面红耳赤,支支吾吾辩解:"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敝人是身不由己,旨意难违……"不等他说完,曹就气愤质问:"那么天意、民意、世情、国情能违吗?岂不知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民心更不可违。" 更让人感动的是,1946年夏天,内战爆发,李先念率领一支队伍从中原突围后进入伏牛山区。由于当地群众不了解情况,看到大批军队进驻,纷纷躲避逃离。造成队伍粮草奇缺,很多战士甚至饿死在行军途中。 这时,曹植甫的一位学生贺老汉提出:曹植甫是这里最德高望重的人,只要他站出来说句话,大家都会听的。部队首长当即派人前去探访,并邀请他到军部一叙。时年77岁高龄的曹植甫看完信后,不顾年迈,当夜即赴军中与其商量筹粮备战之事。 第二天,他便召集当地各界人士,召开地方人士座谈会,当场发表当时足以让他掉脑袋的"赤色宣传",号召群众支持中原军区部队。在他的振臂高呼下,不过数月时间,就筹来150多万公斤粮食,帮助部队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1958年10月,曹植甫先生在家乡去世。
曹靖华(1897~1987) ,原名曹联亚,1897年8月11日出生于卢氏县五里川镇路沟口村。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毅然剪去辫子,考入县立高等小学。1916年,考入开封省立第二中学。1919年的早春二月,“五四”运动前奏的阵风吹拂得古老开封年轻了。省立第二中学师生的思想象春风一样欢快活跃。此时的曹联亚自改名为曹靖华。伟大的“五四”运动传到开封,青年学生立即行动起来,声援北京学生的正义斗争,曹靖华是河南省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五四”运动后,曹靖华发起组织了开封第二中学“青年学会”,常与安徽芜湖五中的蒋侠僧(蒋光慈)和北京“少年学会”的赵世炎联系。他还同几位爱好文学的同学一起自筹经费,于1920年元旦创办《青年》半月刊。曹靖华既是《青年》的主编,也是主要撰稿人,发表有《青年与新年》、《女学生监狱》等文章、新诗十余篇。《青年》每期印数四、五千份,共出版7期,在省内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20年春,曹靖华和屠亚超二人被推选为河南省学生代表,赴上海出席全国第一届学生联合会,在会上认识了留日学生代表李达和另一代表张静庐,受到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更大启发。
1920年夏,曹靖华到上海泰东图书局当校对。不久进入设在渔阳里六号的外国语学社学习。1921年元月上旬,经蒋光慈介绍,靖华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与任弼时、肖劲光、刘少奇、罗亦农等为同学。教师杨明斋,主要讲《共产党宣言》. 1921年3月,曹靖华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该校是第三国际举办的培养东方各民族革命干部的大学校。学生来自东方各国,中国的留学生有20多人,被编为中国留学生班,学生有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曹靖华等。在莫斯科,曹靖华结识了瞿秋白。瞿秋白当时是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特派员的身份前往莫斯科的,主要任务是考察苏联十月革命后的实况。
瞿秋白告诉曹靖华,是李大钊同志想方设法把他们20多人选派到苏联来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各种革命人才和各方面的干部。苏联革命胜利了,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中国人民还正在同敌人做殊死斗争,需要苏联的经验,需要苏联的书,尤其像《母亲》这样的书。普罗米修斯是一位传说中从上帝那里把天火偷取到人间的英雄,中国留学生也是来偷取天火的,这天火就是苏联的革命经验,就是革命的宝书。中国的奴隶已经要起义了,他们正在等待着武器弹药,让我们作个给起义的奴隶们偷送天火的人吧。在瞿秋白的引导下,曹靖华开始了新的人生,并为之奉献了一生。
1923年,曹靖华回国。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红楼图书馆二楼的办公室里接见了他。而后安排曹靖华暂到北大俄语系做旁听生,一边学习,一边在学生中开展革命工作。
曹靖华在北大学习期间,结识了鲁迅先生。1923年,瞿秋白也由莫斯科回到了北京。因此,瞿秋白、鲁迅、曹靖华3人经常在一起商讨工作,谈论文学,成了二十世纪著名的文坛三友。就在1923年6月4日,曹靖华的处女作三幕长剧《恐怖之夜》在当时颇负盛名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发表了。同年,曹靖华翻译的第一部作品-俄国作家契诃夫的话剧《蠢货》在瞿秋白主编的《新青年》季刊上发表了。从此,曹靖华踏上了文学与翻译的漫漫征程,以笔为刀枪,进行战斗。
1924年,曹靖华参加了中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未名社》的筹备会议。不久,《未名社》正式成立。全社成员有韦素园、曹靖华、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导师鲁迅。1925年春,曹靖华奉李大钊所派到河南开封国民二军给苏联顾问团当翻译。国民军二军军长胡景翼,亲自接见了俄语翻译官曹靖华。渐渐地,曹靖华与苏联军事顾问团的瓦西里耶夫(汉语名为王希礼)成为好朋友。为了帮助王希礼把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翻译成俄文,曹靖华在短短时间内给鲁迅写了4封信,鲁迅回了4封信,还给俄译本写了一篇序言、一篇自传,寄了一张近期照片。不久,王希礼翻译的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俄文本正式出版。1926年初,国民二军在河南失败,曹靖华于枪炮声中在开封夷门脱险,回到了北京。
曹靖华到北京后,李大钊又召见了他,委派他到广州国民政府担任苏联高级军事顾问加仑将军的翻译,以沟通加仑将军和蒋介石之间的联系。
1926年端阳节,曹靖华身着国民革命军戎装,陪同着身材高大的加仑将军,出现在广州珠江岸边,紧锣密鼓筹备北伐。1926年7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发出“北伐宣言”. 9日,革命军出师北伐。8月31日,北伐军抵达武昌城下。9月4日,蒋介石下达“限48小时攻下武昌城”的命令。但攻城历时三天三夜都未能攻下,而且北伐军伤亡惨重。无奈之下,蒋介石只好率总司令部进军江西。
在转战江西途中,加仑将军神秘地劝曹靖华请假离赣。就在曹靖华离开江西3天,蒋介石开始了“清党”,杀害共产党人,随后又发动了“四·一二”政变。
宁汉分裂后,曹靖华又随武汉政府第二次北伐军北上攻打鸡公山,到达郑州。武汉政府“分共”后,曹靖华于1927年7月化装脱险,借道日本东京再次赴苏,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任教,教授联共党史和政治经济学。
1928年6月,时任共产国际执委、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的瞿秋白来到了莫斯科。在瞿秋白的支持下,曹靖华翻译了《一月九日》、《第四十一个》、《不走正路的安德伦》、《乡下佬的故事》等一大批苏联文学作品。也是在与瞿秋白的密切接触中,曹靖华于1928秋进入国立列宁格勒大学,主讲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汉语,鲁迅作品是他讲课的重要内容。不久,曹靖华又兼教于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此间,他不仅要在两所大学里同时去讲三门课,而且时刻不忘中共方面瞿秋白的重托,从浩瀚的苏联文学海洋里和灿如群星的苏联名作家中去寻觅当时中国革命最需要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他跑遍了列宁格勒的图书馆,翻遍了苏联文学名著。1929年,鲁迅给曹靖华写信,约请曹靖华翻译反映苏联游击战争生活的文学作品《铁流》。鲁迅在信中说,他已拟定了一套新俄文艺丛书,共10部,名为《现代文艺丛书》, 《铁流》为其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1931年五一节前夕,被冠以世界文学名著的长篇巨著《铁流》翻译完毕。曹靖华把《铁流》的译文和其他的复写材料,整齐严实地封成两个包,然后用双挂号信,一包寄法国友人,一包寄比利时友人。再请这些朋友换上新的封皮寄给鲁迅。1932年,《铁流》中文译本在中国隆重出版。鲁迅先生给《铁流》写了编校后记。瞿秋白翻译了绥拉菲摩维奇的《我怎么写<铁流>的》,并给小说作了不少注解。
《铁流》的出版,也厄运多端。原出版商怕反动派杀头,撕毁了合同。鲁迅先生冒着极大的危险,用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名称《三闲书屋》,自己拿了一千元大洋出版的。所谓的“三闲”,是指鲁迅、曹靖华和瞿秋白三人。《铁流》在中国影响深远,尤其对激励大批青年投身革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长征途中,大家都抢看《铁流》,用《铁流》精神坚定革命信仰,鼓舞革命斗志,克服艰难险阻,完成艰苦卓绝的长征。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他生活在苏联,为了给“起义的奴隶偷运军火”(鲁迅语),曹靖华翻译了不少苏俄文学名著,曾被鲁迅先生称赞为“一声不响,不断地翻译着”,如契诃夫的戏剧和小说《三姊妹》、《蠢货》,绥拉菲摩维支的《铁流》,聂维洛夫的《不走正路的安得伦》,西蒙诺夫的《望穿秋水》,瓦西列夫斯卡娅的《虹》,托尔斯泰的《保卫察里津》,费定的《城与年》,肖洛霍夫的《死敌》,高尔基的《一月九日》等,有些由鲁迅设法出版。此外,为了协助鲁迅推动中国的木刻艺术,他在苏联广泛搜集木刻和其他美术作品寄往国内。为此,他与鲁迅书信往来甚为频繁。
曹靖华的散文别具一格,其中的“往事漫忆”和作家本人特殊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很多是回忆当年与鲁迅、瞿秋白的交往,以及如何冲破封锁、翻译出版苏俄文学的经历,这是非常珍贵的。
他的抒情散文,标题也极富诗意,如《片言只语话当年》、《哪有闲情话年月》、《好似春燕第一只》、《叹往昔,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等。有不少是记述与一些苏联著名作家的友谊。我印象最深的是收入《花》中的《凭吊“新处女”》,这是莫斯科郊外一座修道院,后来演变成埋葬俄罗斯著名人士的墓地。曹靖华写到:“‘新处女’呵,远在二十年代我在莫斯科的时候,就常常到你这儿来,尤其是在金色的秋天,在铺满落叶的林荫道上散步,或是静静地坐在石凳上冥想。几十年来,不仅每当跨进你的大门时,万难抑止我心头的跳动,即让我从莫斯科河彼岸远远经过的时候,一瞥见你的塔顶,一望见你的城墙,就立刻从果戈理的《死魂灵》、《钦差大臣》中的群像、场面起,直到富尔曼诺夫的英雄颂诗《夏伯阳》,以及绥拉菲摩维支的《铁流》中的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铁的队伍…这一切一切呵,怎能不在我心头鼓荡呢!每逢到了这里,看到这些碑石和雕像,我仿佛走进了俄罗斯和苏联文学的画廊,那些书中的人物、场面,一个个都浮现在眼前,而它们的创造者,却都在这儿安息呢!”曹靖华饱含激情的文字,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1933年8月,曹靖华从苏联回到中国,化名张敬斋,隐蔽在北平的小汤山,先后在北平中国大学、民国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东北大学、中法大学等校任教授。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牺牲。消息传来,曹靖华不顾个人安危,登台疾呼:瞿秋白是民族的精华,他的牺牲是国家民族的重大损失。1936年6月18日,世界文化巨人高尔基逝世。北平进步文学界于7月10日举行追悼大会。在特务如林的严竣形势下,曹靖华冒着生命危险做了《高尔基的生平和思想》的长篇演说。同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20日噩耗传到北平,曹靖华在讲台上获息后悲恸失声。回家收到鲁迅17日下午写给他的最后一封信,竟成伟人绝笔。鲁迅先生在生命垂危之际。写的最后一篇文章,也是为曹靖华的《苏联作家七人集》作的序。鲁迅的逝世,使曹靖华无限悲痛,同时也激起了他对反动派的极大愤慨。他撰写了《我们应该怎样纪念鲁迅》等文章,激励了无数青年学生纷纷走上革命征途,奔赴抗日前线。1937年秋冬,曹靖华从北平脱险,辗转到达西安,在西北联合大学执教。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周恩来为名誉主席,曹靖华等45人为理事。是年夏,周恩来发电报邀曹靖华立即赶赴武汉。周恩来与曹靖华密切交谈中说“现在国共又合作了,需要翻译人员,你是北伐时期的老翻译人员,大家欢迎你。”在周恩来的提名下,曹靖华任改组后的中苏文化协会理事。在中苏文化协会工作期间,曹靖华担任了《中苏文化》月刊的常务编委。1942年,曹靖华被调到中苏文化协会编译委员会,主编《苏联文艺丛书》。这套丛书收有较多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作品,如《团的儿子》、《人民是不朽的》、《列宁格勒日记》、《俄罗斯问题》、《复仇火焰》等数十部作品。在抗日战争期间,曹靖华翻译了数百万字的苏联革命文学和反法西斯文学。主要有《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保卫察里津》、《油船德赛特号》、《虹》、《侵略》、《征主梦》、《党证》、《望穿秋水》、《死敌》等。在他文学翻译的道路上耸起了瑰丽的丰碑。这些译著,是鼓舞苏联人民反对德国法西斯的精神武器,也是激励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精神武器。
1945年秋,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曹靖华多次见到毛泽东并聆听教诲。9月上旬的一天下午,毛泽东在桂园又一次接见曹靖华、巴金、葛一虹。1946年5月,曹靖华随中苏文化协会到南京。解放战争时期,常到“梅园”聆听周恩来、董必武的教诲。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国盟中央委员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枪杀。7月15日,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由于反内战亦被枪杀。事隔10日,当南京各界进步人士为李公朴、闻一多举行追悼会以后,7月25日,曹靖华收到了李何林先生和他的夫人王振华寄来的闻一多先生专为曹靖华雕制的象牙章。睹物思人,曹靖华更坚定了反内战、争民主、争解放、进行革命斗争的信念和决心。1948年,曹靖华上了国民党搜捕的黑名单。但他不顾个人安危,继续热心支持民主解放运动的斗争。同年7月22日,曹靖华收到一个敬仰先生学识的国民党小特务的纸条,密告特务机关要对其下手,曹靖华立即离开南京,三天后到达北平,化名在清华园文学院任教,主讲现代文学。
1949年2月3日,北平解放后,周恩来派诗人艾青找到了曹靖华。同年4月,曹靖华与丁玲、洪深等一道出席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同年7月,出席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紧接着筹备成立中苏友好协会,任该会研究出版部副主任。同年9月,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整,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曹靖华陪同苏联文化代表团团长法捷耶夫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台上,参加开国大典。10月2日,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在怀仁堂召开成立大会,曹靖华当选为中苏友协全国理事会理事兼北京市分会副会长。1950年,曹靖华担任中国作家代表团副团长赴苏联访问。曹靖华还被特邀参加了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专程赴福建长汀罗汉岭前瞿秋白同志就义地凭吊,写下了《罗汉岭前吊秋白》散文。1953年出席中国文学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担任中国文联委员。1954年出席河南省首届人代会,被选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还被选为出席全国人代会人大代表。同年9月出席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6年2月起赴莫斯科参加苏联保卫和平大会。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后,曹靖华授课之余,一头扑进了散文写作的艰苦历程。在1960年7月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文代会上,曹靖华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同年8月,被选为全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后担任《世界文学》主编。1962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曹靖华的散文集《花》. 1963年,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读了散文集《花》以后,大加赞赏,题诗志贺:
愿花长好月长圆,幻景于今现眼前。
清比水仙幽比菊,梅香暗动骨弥坚。
1965年,曹靖华将历尽艰难保存下来的鲁迅手迹细心整理后,托鲁迅夫人许广平转赠国家。这些手迹占鲁迅现存手迹的六分之一,为鲁迅手迹宝库增添了无价之宝。
在1966年开始的“文革”中,曹靖华横遭迫害。但他对党无限忠诚,即使在每月只发给十几元生活费的情况下,仍按“文革”前的标准交纳党费。1972年,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下,恢复了曹靖华的党组织生活。1973年,曹靖华的第二本散文集《春城飞花》出版。1976年,曹靖华整理、注释的《鲁迅书简--致曹靖华》一书正式出版。据鲁迅日记记载,鲁迅致曹靖华的信件共292件之多,这是鲁迅最后10年光辉战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粉碎“四人帮”后,曹靖华创作了一系列散文,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世界文学》等报刊发表,还出版了散文新作《飞花集》,其中《小米的回忆》还被选进了高中语文教材。1978年,曹靖华参加了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1983年,北京大学为这位文化巨人举办了从事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60周年庆祝会。首都各大报纸和中央电视台、广播电台于当天和次日向国内外播发了大会盛况。不久,《曹靖华散文选》出版。1984年5月,出席全国政协第六届二次会议。6月,应邀任《外国记实文学》顾问。期间,曹靖华年老多病,还担任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鲁迅博物馆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顾问、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
1986年6月底,曹靖华老人最后一次住进医院。1987年5月,北京大学提前为曹靖华举行九十大寿庆典,并举行了隆重热烈的曹靖华学术座谈会。时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亲到医院看望曹靖华这位老学长并送了鲜花。邓颖超送来了贺信和花篮。苏联驻华大使特罗扬诺夫斯基受列宁格勒大学校长的委托,授予曹靖华列宁格勒大学名誉博士学位的荣誉,并郑重地给老人颁发了博士学位证书。8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曹靖华各国人民友谊勋章。
1987年9月8日,曹靖华与世长辞。遗体上覆盖着红旗,上书“一代宗师”四个大字。9月2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社会名流、曹靖华生前友好以及亲属300多人参加了曹靖华的追悼会。他的骨灰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至20世纪90年代初,又回归故里,安放于卢氏县烈士陵园。
游子是母亲心头的风筝,感情的线缕,把故乡和曹靖华水远联系在了一起。不用叩问历史的门环,不用翻阅发黄的书页,故乡的每寸泥土里,都蕴藏着思念他的乡情。说不清故乡为他开了多少次纪念会了,而曹靖华雕像的修建,更说明故乡人民对这位文坛才子的厚爱。不久的将来,曹靖华故乡的文学戏剧工作者,还将把他的音容笑貌,展现在电视屏幕和戏曲舞台上,让人们一睹风彩。
我终于从遥远的历史和海阔天空的思绪中回到了现实,在曹靖华雕像前漫步,我的眼前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引人沉思的土地。清悠悠的洛河水,像往常一样汩汩地流着,曹靖华还活着,他活在故乡卢氏人民的心里,故乡思念他的深情凝固了,凝固成了一座规模巍然的曹靖华先生塑像和教泽碑亭。那仿古建筑,飞檐挑角,朱栋曲栏,依地而建,错落有致,精工雕刻的石栏,花砖铺砌的平台,一字字,一行行,对先贤的推崇、仰慕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当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曹靖华先生塑像和教泽碑亭时,我的心却永远留在了那里!!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鳌头窑湾奶奶堂的来历
下一篇:游虢国博物馆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