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和他的《云中记》
- 作者: 郭进拴
- 编辑: 王翔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1507
时间: 2023-12-13 13:53:03
阿来,作家,四川省作协主席,曾任《科幻世界》杂志主编、总编及社长。主要作品有诗集《梭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散文《大地的阶梯》《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瞻对》《三只虫草》《蘑菇圈》《河上柏影》等。
这个故事酝酿了十年。汶川地震后,拥有上千年传说的云中村移民到平原。年复一年。祭师阿巴感到身上云中村的味道越来越淡,他的力气在消散,内心越发不安。于是,两匹马,一个老祭师,踏上了回乡的山路。他穿过山林和田野、石碉和磨坊,来到村里每一户人家的废墟前。焚香起舞,诉说过往。于是,一个村子的悠长岁月和那些鲜活面孔扑面而来。祭师用这种方式,为村子吟唱赞歌,安抚亡灵。也用这种方式,找回了内心的安宁。然而,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这片土地和所有的记忆,很快就要伴随山体滑坡长眠江底……
阿来的《云中记》正是十年之后汶川大地震在文学中的再度呈现。千年动荡的岁月里,云中村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天堂;一次地震,却使它变成被山神抛弃、被科学判定即将消失的村落。地震发生的数年后,祭师阿巴回到云中村,履行身为祭师的责任——照顾留在那里的鬼魂。阿巴走遍每一户人家,在他们门前熏香、摇铃、击鼓,唤回那些飘荡的亡灵,给予他们慰藉。他甚至独自完成数年前本该由全村人共同参与的祭祀山神的仪式。最后,阿巴留在了云中村,与马、石碉、鹿为伴,等待那场随时可能发生的滑坡,陪伴云中村彻底消失。
云中村是座拥有36户人家、300多人的藏族山村,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惨重:房屋倾倒,岩洞崩塌;不含失踪者,全村死亡93人,多人伤残。地质学家判定,该村震后的某个时期内,会在山体滑坡中坠入岷江。为此,政府将全部活下来的村民迁到山外平原上的一个移民村中,妥为安置。本书主人公,50年代出生的村中祭师阿巴,怀着在多年故土生活中形成的执著信仰和浓浓乡情,在迁入移民村4年多后,决意回到云中村的废墟中。他虽对灵魂的存在半信半疑,但仍盼能聚集起全村亡魂,和自己长相守,与云中村共存亡。同时,他作为祭师,被县里选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还要完成乡干部的一个嘱托——借安抚鬼魂,来安抚人心,重振灾民意志。从5月到10月,阿巴身着全套祭师行头,摇铃击鼓,念念有词,在云中村废墟中挨门逐户地作法招魂。在此过程中,他触景生情,感世伤怀,围绕着对一个个死伤乡亲的命运追忆,回顾了云中村50多年的历史沧桑。小说的结尾是:阿巴谢绝规劝,在山体滑坡之际,伴随云中村的废墟,坦然沉入江中。
这就是阿来“10年怀胎,一朝分娩”的宁馨儿。为逝者与生者安魂,是作者赋予主人公阿巴的宿命,并把他的行为逻辑刻画得毋庸置疑:万一亡魂存在,不能随人迁移,命运实在可怜,我必前去安抚,以慰生者心灵。他感念政府救灾有方,可未宣讲“好人好事”;他时刻惦念死伤乡亲,但没“哭天哭地”;他只想安魂!阿来在《云中记》正文前的导语间写道:“向莫扎特致敬!写作这本书时,我心中总回响着《安魂曲》庄重而悲悯的吟唱。”阿巴的信念追求,就是那吟唱在书中的流淌。
阿巴,这个典型文学人物的执著启迪读者: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种种磨难,一旦给我们的精神造成难以自拔的严重损伤,修复起来要比再创物质财富更重要也更艰巨。这是因为:小至个人,大到社会,心理危机所能引起的巨大震荡,常带来意想不到的杀伤力,而帮助人们渡过心理危机,往往曲折漫长、难料工期。施助者对受助者所提供的救援要想持久有效,至少得做到阿巴那个份儿上----千方百计地捍卫心灵,相互深情地倾吐衷肠,不离不弃地至死陪伴,了却遗憾地守住安宁。
我们带着这种启示,走出阿来小说中的云中村,回望2008年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怎不念及包括46万多死伤、失踪者在内的1000多万直接受灾同胞。我们不禁要问:11年来,国家全力援助,灾民重建家园,幸存者们在吃饱穿暖的同时,渡过心理危机了吗?11年来,从全国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中活下来的人们,摆脱恐惧悲伤、怨恨忧愁了吗?11年来,平安地区的人们,在获得感、幸福感遇有障碍时,能及时得到调节情绪、缓解痛苦、建立信心的心理干预吗?在权威机构依据科学统计提供肯定的答案之前,《云中记》所崇尚的“安魂理念”,至少从一个层面上对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起到积极健康的提示作用。
北京十月文艺社韩敬群总编辑终审本书后写道:“在用文学强力表达关系重大、影响深远的事件方面,相信《云中记》会是一部现象级作品。”
此话靠谱。饶有意味的是,作为云中村“最后一个”祭师,阿巴的祭礼却是在政府开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习得,而作为传统生活秩序的维护者,他甚至怀疑这个世界上是否真有魂灵。传统的断裂、现代性的建立,在“祭师”这一身份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阿巴面临着比普通人更为强烈的坚守或放弃的两难。直到在妹妹被废墟掩盖的地方诉说仁钦的现状时,看到两朵鸢尾花应声开放,他才真正相信魂灵的存在。
祭师、魂灵、山神,《云中记》的写作对象与“现代性”截然悖反,而这样的书写在小说里比比皆是:地震发生的数年前,云中村曾出现过一次巨大的滑坡,似是灾难到来的预演;地震发生的数月前,陪伴云中村人千百年的老柏树突然死去,无异于大自然发出的警告;地震发生之后,来自神山的泉水断流……神谕无一不指向云中村的最终消亡。区别于以往歌颂式或苦难式的灾难文学叙事,阿来选择了带有神话色彩的叙事方式,这也使《云中记》呈现出一种新鲜而强劲的气质。
在现代科学的烛照下,人们逐渐丧失了对自然与神灵的崇拜,也由此失却了敬畏之心。然而,现代性与反抗现代性是一段共生的历史,祛魅与返魅也成为文学创作的两种不同向度。《云中记》正是一次返魅的书写。阿来将大自然作为独立的叙述对象,在《云中记》里,大自然有自足的精神与灵魂,它从背景走向台前,成为具有独立品格的、极具神性色彩的个体元素。
地震发生的瞬间,“潜伏的巨兽咬断了岩层的牙齿,剧痛产生力量,闪电一般窜过层层叠叠的岩层,在云中村东边几十公里,窜出了地表。一股洪流把破碎的岩石,入睡时间各不相同的岩石喷出了地表。”阿来以“巨兽”书写地震,他的笔下,万物有灵。于是,云中村成为自然神性的现代遗留,老柏树、神山、泉水、鸢尾花、云雀、鹿、马……它们共同构成了别具山野风趣与神秘之美的云中村,一个巨大的隐喻场,一个丰富的意象世界。在失序甚至无序的特殊环境下,阿来还原了自然的原始性,并赋予它们主体性的言说。
生活在云中村的人们,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古老文明的守护者。他们有神秘的族源神话,崇敬神山与神树,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自足的生存方式,世代因循着古老戒律与法则。对于现代都市而言,云中村似是桃花源。但是,地震使得云中村人的生活链条出现前所未有的断裂,他们被迫迁离故土,去移民村适应新的生存法则。
与云中村一同失落的,是云中村人古老的神话、千百年的信仰和业已形成的族群特质。在移民村,他们不再祭祀山神,不再供奉祖师像,女人用的自制动物油脂换成了超市里香气袭人的头油,孩子们也开口说新地方的话语,在那里,云中村人重新建立了生活秩序——那是属于城市人的生存方式,是被规训过的现代法则。由此,阿来的《云中记》呈现出另一重断裂,即现代化进程中,命运之嬗变。
不难发现,在地震发生之前,现代化已经悄然侵袭了云中村:全村通电,家家户户有了信号与电视;人们开始用机器耕地打麦,在高速运转的机器声里,人们再也不能悠悠地歌唱;传承百年的家族徽章被遗忘,人们甚至忘记了它们的来历;古老的语言不能表达如今的思想,新字新词渗入了云中村人的话语。但是,现代性的建立本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灾难的降临却使得云中村与其自身的传统陡然断裂,于是,神性被科学消解,原初信仰被现代话语彻底解构。地震带来的断裂,不仅是神山上日益扩大的裂口,更是云中村乃至现代社会里,神性的荒芜和传统的断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云中记》已不仅仅是地震死难者的安魂曲,更是阿来为古老文明书写的挽歌。
在中国当代文学里,自然灾难文学长期处于缺位状态。对于写作者而言,如何面对重大社会题材、如何书写具有共性的创伤记忆、如何呈现广阔的现实图景与时代面相,是自然灾难文学写作时必然面临的挑战。阿来是极克制的,他所呈现的不是纪实性的事件和符号化的创伤,他以鲜为人知的特殊族群为写作对象,以原始而神秘的意象群唤回人们对大自然的谦逊与敬畏,更以云中村的消亡窥视现代化的结果。《云中记》是有为的文学,它以多重的悲剧感抵抗人们对灾难的遗忘,更呈现出痛定之后,文学对于人心的抚慰与救赎。在《云中记》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比写作的时间早大概五年时间。
在这部小说里,时间的原点,是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时间,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04秒。之后的故事,都以此纪年。可以想见,地震像一个辐射点,不断地对之后经过时间的沉淀,历史终将被人们铭记,而我们,终将活在当下。
弹指一挥间。汶川大地震已过去十年之久,但当我们重读阿来著作《云中记》时,却依然能体会到地震时的惊心动魄,感受到面对困难时的无助与坚强,感受那一份跌宕人生。
在《云中记》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比写作的时间早大概五年时间。在这部小说里,时间的原点,是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时间,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04秒。之后的故事,都以此纪年。可以想见,地震像一个辐射点,不断地对之后的时间施加影响。这是《云中记》不能回避的部分,也是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烙印的部分。应该说,经过了时间的沉淀,阿来写得克制、简洁。那些场面,我们已经通过电视,通过网络看得够多了。在没有经历过地震的人来说,亦是云淡风轻。但我想,若让经历过地震的人阅读此书,或许将会无限感慨吧!
大地失控了!上下跳动,左右摇摆。轰隆作响,尘土弥漫!
大地在哭泣,为自己造成的一切破坏和毁灭。
大地控制不住自己,它在喊,逃呀!逃呀!可是,大地早就同意人就住在大地上,而不是天空中,所以人们无处可逃。
转眼间,活力四射的人间变为活生生的地狱,惨叫声此起彼伏。一片片城镇变为废墟不堪入目。但废墟真的意味着死寂吗?其实并不是。是的,废墟并不意味着死寂,意味着生命的消失,恰恰相反,自然能毁灭一切,也能令万物复活。人的劳作,会在大地上标出醒目的印记。一旦人撤退了,自然就将这些印记统统抹去,重新恢复最初的样子。“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亦将会重现。斯人已逝,活人犹存。铭记在灾害中逝去的人,或是对他们最好的留念,最终留给我们的,其实就是活在当下。
因此,我需要学会怎样活在当下,学会怎样让思绪至少停留在现在的几秒钟。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会分神。即便是在忙碌之时,我头脑中还是充斥着时光是多么宝贵的念头,思绪经常飘向从前,飘向从前,我还是无法让往事随风。未来和过去交织在一起,或许那就是当下。活在当下,实现理想,活出自己的风采! 云中村,一个古朴美丽的村庄,大地震中严重受损,幸存的村民搬迁到了移民村。四年后,村中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祭师阿巴,一人两马,回到了山上的村庄,走遍家家户户的废墟,守护地震中亡故的灵魂,不再离开。云中村最终随山体滑落到岷江,“阿巴随同黑暗一起,被推向山下。大地以这样的方式,拥他入怀了。”
阿来此前的《尘埃落定》《格萨尔王》等作品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氛围和神秘感。《云中记》与现实贴得很近,那种淡淡的宗教感,来自主人公对家族祭师身份的认同,以及对灵魂与生俱来的尊重。通过本书对云中村一些人地震前后的生活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现实的社会脉动和人情冷暖。
——比如对灵魂的尊重。阿巴不是没有文化的民间祭师,他上过学,当过电工,电站滑坡时,被泥浆包裹,失忆多年,一朝清醒后,因家族传承,成了村里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负责传统祭师的民俗文化。但就在筹备好祭祀神山阿吾塔毗的前三天,地震发生了。云中村因地震产生了巨大的裂缝,随时可能滑坡。阿巴并非不知道危险,但他心中有着安慰逝去灵魂的执念。因阿巴返乡,外甥仁钦丢了乡长的职务,但仁钦理解了舅舅,地质调查队的专家理解了阿巴。阿巴返乡是一个关乎心灵的行动,只有心灵的契合,才能产生理解和感动。
——比如身份的认同。云中村村民震前生活在山上,刀耕火种,身上有山里人特殊的味道。震后搬到移民村后,生活环境和习惯的改变,失去了那种特殊的味道,也告别了多年的生活方式,故乡在哪里?我还是云中村人吗?身份的认同困扰着一代移民,更困扰着已在工厂上班的阿巴,这也是他返乡的一个潜在原因吧。
——比如消费同情。云中村搬到移民村后,开展乡村游吸引游客。一些宰客现象出现后,游客出现了当初全民救助地震灾区,但灾民不知感恩的议论,一些当初并未捐助的人,也打着这个旗号四处宣扬。而作为灾民,失去双腿的舞蹈演员央金在公关公司安排下回乡采风,全程无人机跟拍,把废墟作为她演出的背景。祥巴一家幸存的中祥巴,在云中村开发热汽球观光项目,也是在商业行为中博取关注和同情。央金后来感受到消费灾难给自身带来的痛苦,卸掉包装回到家乡。通过这些描述,灾区百姓与社会大众之间的观念冲突得到一定体现。
——再比如干群关系。年轻的仁钦当上乡长,是因为地震发生时坚定勇敢的救灾行为,因为现代化的思维管理方式,得到了乡民的认可。因阿巴返乡,影响了灾民安置政策的落实,仁钦被免去乡长职务。但继任者洛伍,观念确实落伍,心胸过于狭窄,在一次舆论危机之后,又被仁钦取代。这既是现实的必然,也说明干群关系的要点在于奉献与沟通,干部不带头干,大家不信任;干部不注重沟通,大家不买账。
从写作技巧方面,本书既有传统文学的微言大义,也有现代文学的借代象征。就像《红楼梦》贾雨村的“假语村言”,贾政的“假正经”一般,《云中记》的阿巴可以理解成慈祥的“阿爸”,仁钦可理解为“让人钦佩”,洛伍应是“观念落伍”的意思。而从山上取来的鸢尾花种萌发的唯一花苞,在云中村消失后悄然开放,“像一只蓝色的精灵在悄然飞翔”,既承载着仁钦母亲的灵魂,也承载着阿巴的灵魂,在仁钦的心里飞翔。
在自然面前,人类确实很渺小。而渺小的人类,却有着无限的情感,包括所谓的乡愁。今年初,笔者回到故乡的老屋所在地,那里已被推平改造,一片狼籍,曾经的胡同,曾经的老屋,门前的老树,均已杳无踪迹,童年的欢笑只能留存在记忆中,没有了承载的寄托。站在旧居的废墟上,夕阳西下,遂生“断肠人在天涯”的孤独寂寞感。
云中村滑入岷江,寓意着故乡终会消失,甚至连同你的乡愁…… 从未有哪一本书让人伤痛,让人温暖。
《云中记》很大程度上描述了2008年那个悲痛的日子,小说中的云中村并不是作为一个特例的,云中村还有缅怀的时间,而北川县城,足足一座城全部下沉,事后变成一座纯粹的鬼域,千里荒芜,饿殍遍野,想来如果是有地狱的存在,也不外乎如此。
云中村描写的是一位叫“阿巴”的祭师在地震四年之后,回到了处于山体滑坡被政府判定了死刑的故乡村子“云中村”,名字很美,但是美的东西消散的极快,就像“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一般。
世间一个个文字都是有力量的,当他们连成一句话时,这力量便可拨动任何人的心弦,阿来老师用白描式语言却下写出人生最大的痛苦。
离别之苦:既沸腾若大江大河,又冷静如皓月长空。
生死之苦:有着鸢尾花一样的朴实,又有铁水浇心的苦楚。
多次引人泪崩,全书就像是将结痂的伤口缓缓撕开,不仅承受着痛苦,还要将痛苦累加起来,在完全撕开的刹那却是山鬼同哭,风雨飘摇。
从云中村被宣告“死亡”的那一刻起,阿巴的命运线就被拎起来了,祭师安慰和守护者村子,村子保卫着村民,而现在,村民走了,有的向下走,有的向远方走,有的也回来过。向下走的村民需要祭师安慰,村子现在也要走了,祭师同样也要安慰,但只不过这次是把施食给灵魂的饵料换成了自己。
一个是灵魂祭师在灵魂世界中做着对现实世界最后的救赎与献身。
一个是国家干部在现实世界中做着对灵魂时间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他们都是伟大的。
云中村向上是阿吾塔毗山神,向下,是滚滚岷江。
这个故事酝酿了十年。汶川地震后,拥有上千年传说的云中村移民到平原。年复一年。祭师阿巴感到身上云中村的味道越来越淡,他的力气在消散,内心越发不安。于是,两匹马,一个老祭师,踏上了回乡的山路。他穿过山林和田野、石碉和磨坊,来到村里每一户人家的废墟前。焚香起舞,诉说过往。于是,一个村子的悠长岁月和那些鲜活面孔扑面而来。祭师用这种方式,为村子吟唱赞歌,安抚亡灵。也用这种方式,找回了内心的安宁。然而,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这片土地和所有的记忆,很快就要伴随山体滑坡长眠江底……
阿来的《云中记》正是十年之后汶川大地震在文学中的再度呈现。千年动荡的岁月里,云中村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天堂;一次地震,却使它变成被山神抛弃、被科学判定即将消失的村落。地震发生的数年后,祭师阿巴回到云中村,履行身为祭师的责任——照顾留在那里的鬼魂。阿巴走遍每一户人家,在他们门前熏香、摇铃、击鼓,唤回那些飘荡的亡灵,给予他们慰藉。他甚至独自完成数年前本该由全村人共同参与的祭祀山神的仪式。最后,阿巴留在了云中村,与马、石碉、鹿为伴,等待那场随时可能发生的滑坡,陪伴云中村彻底消失。
云中村是座拥有36户人家、300多人的藏族山村,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惨重:房屋倾倒,岩洞崩塌;不含失踪者,全村死亡93人,多人伤残。地质学家判定,该村震后的某个时期内,会在山体滑坡中坠入岷江。为此,政府将全部活下来的村民迁到山外平原上的一个移民村中,妥为安置。本书主人公,50年代出生的村中祭师阿巴,怀着在多年故土生活中形成的执著信仰和浓浓乡情,在迁入移民村4年多后,决意回到云中村的废墟中。他虽对灵魂的存在半信半疑,但仍盼能聚集起全村亡魂,和自己长相守,与云中村共存亡。同时,他作为祭师,被县里选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还要完成乡干部的一个嘱托——借安抚鬼魂,来安抚人心,重振灾民意志。从5月到10月,阿巴身着全套祭师行头,摇铃击鼓,念念有词,在云中村废墟中挨门逐户地作法招魂。在此过程中,他触景生情,感世伤怀,围绕着对一个个死伤乡亲的命运追忆,回顾了云中村50多年的历史沧桑。小说的结尾是:阿巴谢绝规劝,在山体滑坡之际,伴随云中村的废墟,坦然沉入江中。
这就是阿来“10年怀胎,一朝分娩”的宁馨儿。为逝者与生者安魂,是作者赋予主人公阿巴的宿命,并把他的行为逻辑刻画得毋庸置疑:万一亡魂存在,不能随人迁移,命运实在可怜,我必前去安抚,以慰生者心灵。他感念政府救灾有方,可未宣讲“好人好事”;他时刻惦念死伤乡亲,但没“哭天哭地”;他只想安魂!阿来在《云中记》正文前的导语间写道:“向莫扎特致敬!写作这本书时,我心中总回响着《安魂曲》庄重而悲悯的吟唱。”阿巴的信念追求,就是那吟唱在书中的流淌。
阿巴,这个典型文学人物的执著启迪读者: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种种磨难,一旦给我们的精神造成难以自拔的严重损伤,修复起来要比再创物质财富更重要也更艰巨。这是因为:小至个人,大到社会,心理危机所能引起的巨大震荡,常带来意想不到的杀伤力,而帮助人们渡过心理危机,往往曲折漫长、难料工期。施助者对受助者所提供的救援要想持久有效,至少得做到阿巴那个份儿上----千方百计地捍卫心灵,相互深情地倾吐衷肠,不离不弃地至死陪伴,了却遗憾地守住安宁。
我们带着这种启示,走出阿来小说中的云中村,回望2008年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怎不念及包括46万多死伤、失踪者在内的1000多万直接受灾同胞。我们不禁要问:11年来,国家全力援助,灾民重建家园,幸存者们在吃饱穿暖的同时,渡过心理危机了吗?11年来,从全国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中活下来的人们,摆脱恐惧悲伤、怨恨忧愁了吗?11年来,平安地区的人们,在获得感、幸福感遇有障碍时,能及时得到调节情绪、缓解痛苦、建立信心的心理干预吗?在权威机构依据科学统计提供肯定的答案之前,《云中记》所崇尚的“安魂理念”,至少从一个层面上对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起到积极健康的提示作用。
北京十月文艺社韩敬群总编辑终审本书后写道:“在用文学强力表达关系重大、影响深远的事件方面,相信《云中记》会是一部现象级作品。”
此话靠谱。饶有意味的是,作为云中村“最后一个”祭师,阿巴的祭礼却是在政府开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习得,而作为传统生活秩序的维护者,他甚至怀疑这个世界上是否真有魂灵。传统的断裂、现代性的建立,在“祭师”这一身份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阿巴面临着比普通人更为强烈的坚守或放弃的两难。直到在妹妹被废墟掩盖的地方诉说仁钦的现状时,看到两朵鸢尾花应声开放,他才真正相信魂灵的存在。
祭师、魂灵、山神,《云中记》的写作对象与“现代性”截然悖反,而这样的书写在小说里比比皆是:地震发生的数年前,云中村曾出现过一次巨大的滑坡,似是灾难到来的预演;地震发生的数月前,陪伴云中村人千百年的老柏树突然死去,无异于大自然发出的警告;地震发生之后,来自神山的泉水断流……神谕无一不指向云中村的最终消亡。区别于以往歌颂式或苦难式的灾难文学叙事,阿来选择了带有神话色彩的叙事方式,这也使《云中记》呈现出一种新鲜而强劲的气质。
在现代科学的烛照下,人们逐渐丧失了对自然与神灵的崇拜,也由此失却了敬畏之心。然而,现代性与反抗现代性是一段共生的历史,祛魅与返魅也成为文学创作的两种不同向度。《云中记》正是一次返魅的书写。阿来将大自然作为独立的叙述对象,在《云中记》里,大自然有自足的精神与灵魂,它从背景走向台前,成为具有独立品格的、极具神性色彩的个体元素。
地震发生的瞬间,“潜伏的巨兽咬断了岩层的牙齿,剧痛产生力量,闪电一般窜过层层叠叠的岩层,在云中村东边几十公里,窜出了地表。一股洪流把破碎的岩石,入睡时间各不相同的岩石喷出了地表。”阿来以“巨兽”书写地震,他的笔下,万物有灵。于是,云中村成为自然神性的现代遗留,老柏树、神山、泉水、鸢尾花、云雀、鹿、马……它们共同构成了别具山野风趣与神秘之美的云中村,一个巨大的隐喻场,一个丰富的意象世界。在失序甚至无序的特殊环境下,阿来还原了自然的原始性,并赋予它们主体性的言说。
生活在云中村的人们,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古老文明的守护者。他们有神秘的族源神话,崇敬神山与神树,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自足的生存方式,世代因循着古老戒律与法则。对于现代都市而言,云中村似是桃花源。但是,地震使得云中村人的生活链条出现前所未有的断裂,他们被迫迁离故土,去移民村适应新的生存法则。
与云中村一同失落的,是云中村人古老的神话、千百年的信仰和业已形成的族群特质。在移民村,他们不再祭祀山神,不再供奉祖师像,女人用的自制动物油脂换成了超市里香气袭人的头油,孩子们也开口说新地方的话语,在那里,云中村人重新建立了生活秩序——那是属于城市人的生存方式,是被规训过的现代法则。由此,阿来的《云中记》呈现出另一重断裂,即现代化进程中,命运之嬗变。
不难发现,在地震发生之前,现代化已经悄然侵袭了云中村:全村通电,家家户户有了信号与电视;人们开始用机器耕地打麦,在高速运转的机器声里,人们再也不能悠悠地歌唱;传承百年的家族徽章被遗忘,人们甚至忘记了它们的来历;古老的语言不能表达如今的思想,新字新词渗入了云中村人的话语。但是,现代性的建立本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灾难的降临却使得云中村与其自身的传统陡然断裂,于是,神性被科学消解,原初信仰被现代话语彻底解构。地震带来的断裂,不仅是神山上日益扩大的裂口,更是云中村乃至现代社会里,神性的荒芜和传统的断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云中记》已不仅仅是地震死难者的安魂曲,更是阿来为古老文明书写的挽歌。
在中国当代文学里,自然灾难文学长期处于缺位状态。对于写作者而言,如何面对重大社会题材、如何书写具有共性的创伤记忆、如何呈现广阔的现实图景与时代面相,是自然灾难文学写作时必然面临的挑战。阿来是极克制的,他所呈现的不是纪实性的事件和符号化的创伤,他以鲜为人知的特殊族群为写作对象,以原始而神秘的意象群唤回人们对大自然的谦逊与敬畏,更以云中村的消亡窥视现代化的结果。《云中记》是有为的文学,它以多重的悲剧感抵抗人们对灾难的遗忘,更呈现出痛定之后,文学对于人心的抚慰与救赎。在《云中记》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比写作的时间早大概五年时间。
在这部小说里,时间的原点,是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时间,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04秒。之后的故事,都以此纪年。可以想见,地震像一个辐射点,不断地对之后经过时间的沉淀,历史终将被人们铭记,而我们,终将活在当下。
弹指一挥间。汶川大地震已过去十年之久,但当我们重读阿来著作《云中记》时,却依然能体会到地震时的惊心动魄,感受到面对困难时的无助与坚强,感受那一份跌宕人生。
在《云中记》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比写作的时间早大概五年时间。在这部小说里,时间的原点,是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时间,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04秒。之后的故事,都以此纪年。可以想见,地震像一个辐射点,不断地对之后的时间施加影响。这是《云中记》不能回避的部分,也是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烙印的部分。应该说,经过了时间的沉淀,阿来写得克制、简洁。那些场面,我们已经通过电视,通过网络看得够多了。在没有经历过地震的人来说,亦是云淡风轻。但我想,若让经历过地震的人阅读此书,或许将会无限感慨吧!
大地失控了!上下跳动,左右摇摆。轰隆作响,尘土弥漫!
大地在哭泣,为自己造成的一切破坏和毁灭。
大地控制不住自己,它在喊,逃呀!逃呀!可是,大地早就同意人就住在大地上,而不是天空中,所以人们无处可逃。
转眼间,活力四射的人间变为活生生的地狱,惨叫声此起彼伏。一片片城镇变为废墟不堪入目。但废墟真的意味着死寂吗?其实并不是。是的,废墟并不意味着死寂,意味着生命的消失,恰恰相反,自然能毁灭一切,也能令万物复活。人的劳作,会在大地上标出醒目的印记。一旦人撤退了,自然就将这些印记统统抹去,重新恢复最初的样子。“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亦将会重现。斯人已逝,活人犹存。铭记在灾害中逝去的人,或是对他们最好的留念,最终留给我们的,其实就是活在当下。
因此,我需要学会怎样活在当下,学会怎样让思绪至少停留在现在的几秒钟。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会分神。即便是在忙碌之时,我头脑中还是充斥着时光是多么宝贵的念头,思绪经常飘向从前,飘向从前,我还是无法让往事随风。未来和过去交织在一起,或许那就是当下。活在当下,实现理想,活出自己的风采! 云中村,一个古朴美丽的村庄,大地震中严重受损,幸存的村民搬迁到了移民村。四年后,村中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祭师阿巴,一人两马,回到了山上的村庄,走遍家家户户的废墟,守护地震中亡故的灵魂,不再离开。云中村最终随山体滑落到岷江,“阿巴随同黑暗一起,被推向山下。大地以这样的方式,拥他入怀了。”
阿来此前的《尘埃落定》《格萨尔王》等作品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氛围和神秘感。《云中记》与现实贴得很近,那种淡淡的宗教感,来自主人公对家族祭师身份的认同,以及对灵魂与生俱来的尊重。通过本书对云中村一些人地震前后的生活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现实的社会脉动和人情冷暖。
——比如对灵魂的尊重。阿巴不是没有文化的民间祭师,他上过学,当过电工,电站滑坡时,被泥浆包裹,失忆多年,一朝清醒后,因家族传承,成了村里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负责传统祭师的民俗文化。但就在筹备好祭祀神山阿吾塔毗的前三天,地震发生了。云中村因地震产生了巨大的裂缝,随时可能滑坡。阿巴并非不知道危险,但他心中有着安慰逝去灵魂的执念。因阿巴返乡,外甥仁钦丢了乡长的职务,但仁钦理解了舅舅,地质调查队的专家理解了阿巴。阿巴返乡是一个关乎心灵的行动,只有心灵的契合,才能产生理解和感动。
——比如身份的认同。云中村村民震前生活在山上,刀耕火种,身上有山里人特殊的味道。震后搬到移民村后,生活环境和习惯的改变,失去了那种特殊的味道,也告别了多年的生活方式,故乡在哪里?我还是云中村人吗?身份的认同困扰着一代移民,更困扰着已在工厂上班的阿巴,这也是他返乡的一个潜在原因吧。
——比如消费同情。云中村搬到移民村后,开展乡村游吸引游客。一些宰客现象出现后,游客出现了当初全民救助地震灾区,但灾民不知感恩的议论,一些当初并未捐助的人,也打着这个旗号四处宣扬。而作为灾民,失去双腿的舞蹈演员央金在公关公司安排下回乡采风,全程无人机跟拍,把废墟作为她演出的背景。祥巴一家幸存的中祥巴,在云中村开发热汽球观光项目,也是在商业行为中博取关注和同情。央金后来感受到消费灾难给自身带来的痛苦,卸掉包装回到家乡。通过这些描述,灾区百姓与社会大众之间的观念冲突得到一定体现。
——再比如干群关系。年轻的仁钦当上乡长,是因为地震发生时坚定勇敢的救灾行为,因为现代化的思维管理方式,得到了乡民的认可。因阿巴返乡,影响了灾民安置政策的落实,仁钦被免去乡长职务。但继任者洛伍,观念确实落伍,心胸过于狭窄,在一次舆论危机之后,又被仁钦取代。这既是现实的必然,也说明干群关系的要点在于奉献与沟通,干部不带头干,大家不信任;干部不注重沟通,大家不买账。
从写作技巧方面,本书既有传统文学的微言大义,也有现代文学的借代象征。就像《红楼梦》贾雨村的“假语村言”,贾政的“假正经”一般,《云中记》的阿巴可以理解成慈祥的“阿爸”,仁钦可理解为“让人钦佩”,洛伍应是“观念落伍”的意思。而从山上取来的鸢尾花种萌发的唯一花苞,在云中村消失后悄然开放,“像一只蓝色的精灵在悄然飞翔”,既承载着仁钦母亲的灵魂,也承载着阿巴的灵魂,在仁钦的心里飞翔。
在自然面前,人类确实很渺小。而渺小的人类,却有着无限的情感,包括所谓的乡愁。今年初,笔者回到故乡的老屋所在地,那里已被推平改造,一片狼籍,曾经的胡同,曾经的老屋,门前的老树,均已杳无踪迹,童年的欢笑只能留存在记忆中,没有了承载的寄托。站在旧居的废墟上,夕阳西下,遂生“断肠人在天涯”的孤独寂寞感。
云中村滑入岷江,寓意着故乡终会消失,甚至连同你的乡愁…… 从未有哪一本书让人伤痛,让人温暖。
《云中记》很大程度上描述了2008年那个悲痛的日子,小说中的云中村并不是作为一个特例的,云中村还有缅怀的时间,而北川县城,足足一座城全部下沉,事后变成一座纯粹的鬼域,千里荒芜,饿殍遍野,想来如果是有地狱的存在,也不外乎如此。
云中村描写的是一位叫“阿巴”的祭师在地震四年之后,回到了处于山体滑坡被政府判定了死刑的故乡村子“云中村”,名字很美,但是美的东西消散的极快,就像“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一般。
世间一个个文字都是有力量的,当他们连成一句话时,这力量便可拨动任何人的心弦,阿来老师用白描式语言却下写出人生最大的痛苦。
离别之苦:既沸腾若大江大河,又冷静如皓月长空。
生死之苦:有着鸢尾花一样的朴实,又有铁水浇心的苦楚。
多次引人泪崩,全书就像是将结痂的伤口缓缓撕开,不仅承受着痛苦,还要将痛苦累加起来,在完全撕开的刹那却是山鬼同哭,风雨飘摇。
从云中村被宣告“死亡”的那一刻起,阿巴的命运线就被拎起来了,祭师安慰和守护者村子,村子保卫着村民,而现在,村民走了,有的向下走,有的向远方走,有的也回来过。向下走的村民需要祭师安慰,村子现在也要走了,祭师同样也要安慰,但只不过这次是把施食给灵魂的饵料换成了自己。
一个是灵魂祭师在灵魂世界中做着对现实世界最后的救赎与献身。
一个是国家干部在现实世界中做着对灵魂时间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他们都是伟大的。
云中村向上是阿吾塔毗山神,向下,是滚滚岷江。
虽然最后滑向岷江,但事实上,云中村以及他的子民却是回归了山神的怀抱。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我读《活水》
下一篇:重读《穆斯林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