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二百六十一】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6

时间: 2025-05-24 09:18:59

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二百六十一】


游紫云山记


        盛夏时节,我和我的恩师——著名剧作家屈江北先生相约游览了紫云山。
       紫云山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东偏南8里,只见满山林木苍翠,野花遍地。
这里真是一座宝山,林密蔽日,飞岚滴翠,枝叶如盖,翠绿沾襟。我们似在海底遨游,那山,那林,尽情地把蓄藏着的绿袒露给我们:槐树、沙兰杨、桃树、松树、柏树、银杏、榕花树、柳树、枫树、椿树、白玉兰、香樟树等等,真是数也数不清,一眼望不到边际。丛林深处,山溪萦绕,碧流潺潺。丛林中那各色各样的山花,争奇斗艳,有的花像绒绵绵的绣球,有的花像闪光发亮的碧玉簪,有的怪香袭人,有的幽香沁肺,好像在穿着绿色天鹅绒裙子的山林身上,绣上了鲜艳的花朵,相互映衬,使人的心境从忧郁烦闷之中,豁然变得开朗起来。
夏日天,孩儿脸,就变就变,刚才还是碧空如洗,眨眼间,黑云像一把大伞遮在头顶。不一会儿就电闪雷鸣,山风裹着暴雨,劈头盖脑地猛浇了下来。我和屈老师飞跑着到山顶的紫云寺来避雨,放眼望去,远山近水,烟雨濛濛,松林危崖,时隐时现。整个紫云山,云腾雾绕,似乎处于飘渺之中,令人有腾云驾雾之感。看着这浓墨泼洒的美妙图画,迎着满寺的清风,我完全沉醉在了浓如醇酒的意境之中。站在塔顶望去,只见飘飘洒洒的雨点,落在松树草叶上,发出了悦耳动听的声响,这不是一首极好的散文诗吗?我这才发现,紫云山的雨,像玉石一样透明,像抒情诗一样美好。雨中的山色,由于远近高低、云雾浓淡之别,酷似一幅刚刚落笔的水墨画稿,不仅层次分明,而且还是湿漉漉的。纵目远望,绿的碧绿,青的淡青,蓝的翠蓝,黄的似金,红的似火,浓妆淡抹,各呈风姿神韵。
雾,渐渐散开了;云,慢慢地退去了!天色显得更蓝更蓝,青山变得更翠更绿。一道彩虹,横跨山涧,紫云山更有一番风情。只见几处陡坡峭壁上,流水潺潺,瀑布腾空,珠花翻飞。在耀眼的艳阳下,映出了七色虹霓,光彩照人。从松林中漫漫升腾起来的水蒸气,是那么的纤巧清丽,幻化无穷,使紫云山奇秀中略带一点神秘,妩媚中稍添几分羞涩。啊!雨后紫云山,你多像刚刚出浴的美人,容光焕发,楚楚动人,明眸善睐,转眄流睛,“回眸一笑百媚生”,把内在的美全部都溢出来了。“芙蓉如面柳如眉”,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描写杨贵妃人材出众的千古绝唱,其实,无论怎样漂亮的女子也是不能和这雨后新晴的紫云山的神姿美韵相媲美的!
紫云山海拔373米,紫云寺就建于东南端峰巅,坐北面南,占地约10余亩。据介绍,此寺始建于北魏年间,唐代香火甚盛,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派尉迟敬德监工重修,经宋历元,明正德年间复修,李梦阳撰有碑文。寺中央原有八角十二级密檐砖塔一座,后遭雷击,上部坦塌,余下部五层4丈多高,人称“半截塔儿”。紫云寺供奉的是文殊菩萨。民间传说文殊是妙善二姐妙颜得道正果身,紫云寺是二皇姑妙颜得到正果之地。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峨眉行 (散文)

下一篇: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二百六十二】





相关内容

风景这边独好

4月最后一天,是“奔流”文学…

2024-05-11
风景这边独好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初中二年级,经过一年的学习,…

2023-09-15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风雪夜归人

岁月的犁铧在沧桑的大地上耕耘…

2023-09-12
风雪夜归人
秋色无穷好

阳光里还有着夏天的意犹未尽,…

2023-09-08
秋色无穷好
郭进拴|蚕乡习俗

​千百年来,紧随农耕文明相伴…

2023-09-07
郭进拴|蚕乡习俗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