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五百三十八】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192
时间: 2025-09-21 14:31:13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五百三十八】
刘希夷,名庭芝,又名延之,汝州人。生于唐高宗永徽二年,即公元六百五十一年,是初唐很有才华的诗人。希夷幼年丧父,寄居在洛阳外祖父家。据《唐才子传》记载,刘希夷仪表英俊,善弹琵琶,饮酒数斗不醉,行为不拘小节。他少年时返回汝州,好游山玩水,与僧侣交友。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格调悲壮愁苦,情致哀怨动人。形式上效法汉乐府诗的写法,一反唐初仍占上风的讲究声律辞藻而内容贫乏的浮艳诗风,给初唐诗坛带来了清新的空气。高宗上元二年,即公元六百七十五年,二十五岁的刘希夷和宋之问、沈全期同登进士。他们结伴游长江三峡,共咏巫山怀古。后来,又到洛阳栖身宋家,与当地名士贾曾、殷四等酬唱为乐。他生性风流倜傥,不修细行,为宋之问所忌。
名人必有名篇,《代悲白头翁》被公认为是刘希夷的代表作,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句,更是历代不衰的千古绝唱。《代悲白头翁》,语言优美,音节铿锵,感情深沉悲凉,前半部分写娇美的洛阳女儿见落花而叹息,正如诗中所写:“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谁复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为桑田变为海。”后半部分写白头翁昔日翩翩少年,而今老病缠身的可悲情景:“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一朝卧病无人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叟鹤发乱如丝。但看旧来歌舞地,惟有黄昏乌雀悲。”这首诗对后代文学很有影响,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红楼梦》中的《葬花词》都隐约可见《代悲白头翁》的痕迹。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五百三十七】
下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五百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