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华夏游记【三百三十】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83
时间: 2025-09-26 19:40:07
郭进拴|华夏游记【三百三十】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黄河入海口的壮丽与长河落日的静美珠联璧合,堪称天下奇观。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山东省东营市投资8亿元人民币开发的九大旅游项目逐步展开,其中已有5个项目完工并对游人开放。
这些旅游项目包括以芦竹产业为主体的10万亩观光农业、以胜利油田科技展览中心作为旅游景点的石油工业旅游业、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山东省最大的城市公园---清风湖公园和中国北方最大的平原水库---天鹅湖公园的新建项目。
还有位于东营市河口区孤岛镇的亚洲面积最大的人工刺槐林。面积达120公顷。这里鸟兽成群、蜂蝶翩翩、花儿飘香。每年五月都举办盛大的"槐花节"。
黄河入海口面积2300平方公里,区内拥有壮观的河海交汇、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滨海滩涂景观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黄河入海时,黄蓝泾渭分明,每年造陆200公顷,演绎真实的"沧海桑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旷、奇、新、野,1520种野生动物与人相伴,回归自然;沿海罕见的草原景观,广袤的土地水草肥美,高耸的钻塔、成林的采油树、海上钻井平台等石油工业景观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平整的滩涂和细腻的海底,成为赶海、泥浴的良好场所;延伸入海数千米的防浪堤和100多公里的拦海大堤,提供了观潮、赏月、看日出的理想去处。
天鹅湖、芦苇文化乐园、万亩槐林森林公园、黄河雕塑园,午餐后游芦苇荡,观芦花飞雪、赏万鸟翔集、登观光塔观黄河入海奇观、自费乘游船进行黄河入海漂流、赏长河落日美景、观日出、游围海长堤、碱蓬红毯、海上钻井平台、油区风光、黄河水体纪念碑、新世纪广场等。如果将黄河比作人的一生的话,发源于几千公里外青藏高原的黄河,在克服千难万险,历经激流险滩,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这里后,分明已进入了生命的暮年,它有些累了,有些老了,行动变得迟缓,脚步有些凝重,像是在思考人生,像是有些恋恋不舍,但它的心底一片澄明,它平静的接受了自己的宿命,缓缓流向大海,流向终结,并最终与大海融为一体,涅槃重生,获得永恒。
想象中百川入海,波澜壮阔的景象没有看到,因为天气灰蒙蒙的,能见度不过百十米,黄河掩映在一片薄雾之中,我们无法目睹,也无法伴随它走完最后一程,但我们明白,此时的黄河,目光是淡定的,步伐是坚实的,它将义无反顾走向远方,亘古如斯,地老天荒。
返回的时候,路过一个风景点“野生柳林”,我们下车游览,沿着水中的木制长廊随意行走,两边没见几棵柳树,倒是蒲草芦苇非常繁茂,约一人多高,枯枝翠叶,枝蔓横斜,在荒郊野外,自然的、蓬勃的生长着,水道随芦苇丛曲折缦回,自然弯转,有曲径通幽之美,水中鱼儿不时浮出水面,荡起小小的涟漪,还有几只叫不上名字的野鸟,凫在水面,自由自在的游走,灰色的翅膀,白色的肚腹,细长的脖颈,体型硕大,体态优美,也不怕人,见我们给它喂食,伸着粉红的长喙,互相争抢,四周一片寂静,天地恬然。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夕阳荡去了最后一丝余晖,夜色从四面笼罩过来,伴随着夜色来临的,还有气势汹汹的蚊子,它们不知道从哪里杀奔出来,一团团,一丛丛,轰炸机一般,在你身前背后狂舞,你躲避着,退缩着,轰赶着,但它们毫不相让,其实,相比我们,它们更像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人,凡有水草丰茂处,必滋生蚊蝇,面对着外来物种的入侵,虽然力量悬殊,它们仍然不屈不挠的在战斗。
坐上返回的车辆,外面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夜色下,回望黄河三角洲,一片寂静,偶有点点灯火,在旷野中,在芦苇丛中隐隐闪烁,这里是丹顶鹤,大天鹅,白鹳,灰鹤等鸟类的天堂,是他们栖息的乐园,是它们繁衍生息的地方,相对于它们,我们不过匆匆的过客。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三百二十九】
下一篇:郭进拴|放歌中原【二百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