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五百六十一】

  • 作者: 2855510
  • 编辑:
  • 来源: 会员中心
  • 点击: 40

时间: 2025-09-29 09:04:16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五百六十一】


        秦王放走了孟尝君以后,果然反悔了,立即派兵追赶,当他们赶到关前的时候,守关的人说孟尝君出关已有一顿饭的时辰了。人们为了纪念“鸡鸣”这个挽救孟尝君死里逃生的“低下”人物,便在关前修建了这座鸡鸣台。从此,“鸡鸣狗盗”的故事就传遍了天下。

据张志玉老师介绍,我们脚下这个函谷关叫秦函谷关,也是最古老的函谷关,为人们所熟知。距此北边10里,黄河南岸上,也就是今孟村的那个关,人们把它叫做新函谷关,传说不一。相传三国时候,魏武帝西讨张鲁、马超,为了迅速转运兵马粮草,命许诸在那里开凿隧道,筑起关楼,是为新函保关。而新安县的那个关,人们称为汉函谷关。《灵宝县志》有这样一段叙述,意思是:自汉室兴起之后,把关中作为帝都,函关以东,称为关外。一时间,人们都以能居住关中为荣,居住关外为耻。楼船将军杨仆,原籍函关以东新安县,感到羞耻。于是,他就贿赂大臣,上书武帝,拿出家资,于元鼎三年迁至新安县境内。

盘桓在这个古代雄关险隘的谷顶,使人不禁概叹:关令不知何处去,函谷千载留美名!此时此刻,怎能不使人想起“函谷关前一径通,行人多少自西东。当年秦法严如火,夜半狐裘入禁宫”的诗句呢?那“几度做游客,客行长苦辛,愁看函谷路,老尽布衣人”;“以及“短笛无腔结队行,归来牛背和声声,可怜兵 频遭后,惟见村村用驴耕”的萧索景象不见了。今天,在函谷关的身旁,并肩穿过两条交通大动脉——一条是双轨陇海铁路干线,一条是宽阔的高速公路。函谷路上正行进着奔向小康社会的各方旅客。

皎洁的月亮,悄没声地爬上了天空。我不知是怎样步下了鸡鸣台,也不知又是怎样踏上了关楼。我站在关楼上,环顾四野:月光下,那险峰峭岭,显得更加雄伟而又神秘,宛如昔日那守关将士,荷戈执戟,雄姿英发,持刁斗以巡夜,待鸡鸣而放关。我仿佛看见在那晓风残月中,被人群簇拥着的孟尝君,匆匆而来;我又仿佛听见,一声鸡鸣,唤来百鸡应啼,关门敞开,一簇人群匆然慌慌而去。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三百四十】

下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五百六十二】





相关内容

风景这边独好

4月最后一天,是“奔流”文学…

2024-05-11
风景这边独好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初中二年级,经过一年的学习,…

2023-09-15
奔流•散文 | 李密:八月桃熟来我家(外一篇)
风雪夜归人

岁月的犁铧在沧桑的大地上耕耘…

2023-09-12
风雪夜归人
秋色无穷好

阳光里还有着夏天的意犹未尽,…

2023-09-08
秋色无穷好
郭进拴|蚕乡习俗

​千百年来,紧随农耕文明相伴…

2023-09-07
郭进拴|蚕乡习俗
《少儿画苑》公众号

《少儿画苑》公众号